古典诗词那么美妙,充满志趣,又富有禅意,但现在愿意日常花点时间读读诗词的人却不多见。现代人这么忙碌,白天上班奔赴于完成各项KPI,晚上下班还要忙于应付家务和孩子,熟读诗词既无助于职业升迁,也无助于财富快速积累,实在难有这番“闲情”。
但在我看来,不是有了闲情才读诗词,而是读了诗词才有了闲情。我有几本固定的枕边书,《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都在其中,睡前时不时会读上一两首。无论白天的工作生活如何让人焦灼,夜深人静的时候,放下手机,轻声吟读一两首诗词,便轻易走进了别处。
诗词里寒来暑往,四季更迭。春日东风解冻,桃花灼灼;夏日雷雨阵阵,梅子金黄;秋日白露霜降,候鸟南飞;冬日大雪纷飞,围炉煮酒。诗词里岁月柔软、风物沛然,足以激活我那被工具理性、疯狂节奏折腾得麻木的神经,让我获得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片刻自在。
诗词不仅能让我从繁忙的日常里短暂地抽离出来,收获一份难得的闲趣,也能让我从紫陌红尘的庸俗环境中猛然挣脱,用更宽阔的视角看待自己当下的处境,帮助我朝着诗意生存的方向进步。
社会发展很快,但人性进化很慢,我们所经历过的欢聚别离,以及所体验过的欣喜失意,其实古人早都经历体验过了,我们总能在诗词里找到相似的场景和安慰。
思念远方的亲人时,可以用“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抒发内心的孤寂失落;送别好友远行时,可以用“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表露对好友的不舍与祝福;与老友相聚把酒言欢时,可以用“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表达内心的畅快与豪迈;满腔抱负却不得志时,可以用“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激励自己要沉住气熬得住;内心的某份坚持不被理解时,可以用“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宽慰自己知音难遇,孤独是人生常态……诗词总能非常精准地表达我们当下的心境,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处境都曾被经历,我们和古人们的精神链接并没有断裂,而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我们的悲喜都能被理解接纳。
“诗言志、歌咏言”,看上去只能言志和缘情的诗词,某种程度上却是我们当代人精神归宿所在,甚至是救赎所在。社会的车轮飞速运转,在这个普遍内卷的大环境中,人心浮躁迷茫,灵魂无处安放。那么读一读古典诗词,在自己的心田种下美好和纯粹,收获诗意和远方,便是最好的自我疗愈。
此时夜色已深,身边的孩子已有了困意,今天不讲故事也不读儿歌,换成给她读一首诗。“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我一字一字轻轻地读着,她眨着眼睛,一脸懵懂。这我想起在《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离开冰火岛前,谢逊曾逼迫他背下许多武功要诀,还说“虽然你现在不懂,但先记着,将来总会懂的。”
我想我并不会逼迫我的孩子去背古典诗词,我只会与她分享那些滋养过我的诗词是多么的美好,带她感受诗意的点滴日常,希望她能先听着读着,以后她会慢慢懂得和喜欢诗词的“无用之美”,一生都被其温润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