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无处不在。可能我必须抛开传统来讲这个传统问题。当然,时间是无处不在的,否则我们怎么去设置闹钟呢?多亏了时间,才让宇宙成为了有序的一系列时间片段;如果现实不是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发展的,那将都乱成一锅粥了。时间是否是最基本的自然形成的才是我们需要去探求的。我们曾认为“温度”是自然的基本属性,但是现在我们知道,“温度”是由原子运动形成的。当提出时间是否也是自然属性的问题时,答案是:没人知道。我打赌说“是的”,但在确认之前,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理解量子运动。
过去和未来是同样真实的。这并没有被完全接受,但早晚会如此。直觉告诉我们,“现在”是客观存在的,而过去早已过去,已为明日黄花,未来还没有发生。但是,物理学教导我们:过去和未来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对现在有影射。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我们不能知晓宇宙中任意时刻发生的任意事件,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但是公式是不会说谎的。爱因斯坦认为,“要用四维世界的观点去理解物理现实世界会更自然一点,而不是用三维世界的进化论去理解。”
每个人都经历着不同的时间。这在物理学和生物学上是说得通的。在物理学范畴内,我们曾用艾萨克·牛顿的观点看时间,认为时间是被全世界每个人普遍分享的。但是,从爱因斯坦解释了人们所花的时间是由他们所穿越的空间距离(尤其当接近光速时)和重力场(尤其当接近黑洞时)决定的。从生物学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时间可以用原子钟测量,但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用我们内心的节奏和不断沉淀的回忆来测量。这就是非常因人而异的了,取决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正在经历什么;这就是为什么,当人们老去的时候,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好快的原因了。
我们都生活在过去。精确地说是大约80毫秒之间。你用一只手去摸你的鼻子,同时用另一只手去摸你的脚。你会感到这是同时发生的动作。但奇妙的是,你知道,神经信号从脚传到大脑要比从鼻子传到大脑用的时间要长的。解释很简单:我们的经验意识需要时间去组合传回来的神经信息,大脑会等待所有相关信息输入之后才会生成“现在”的体验感。实验表明,事情发生的具体时间和我们感受到的具体时间点要相差80毫秒。
意识取决于对时间的掌控。意识需要有多种认知能力,我们还不知道有多少种。但是,我们知道掌控时间和机遇的能力是最重要的一个。与水生生物相反的是,陆生动物的视觉感官系统可以感受到数百米的范围,有时间考虑从各种可能的动作中选出一个最好的。无论是英语,还是我们汉语的语法体系都允许我们谈论虚无缥缈的未来。没有想象其他时间的能力,意识也不可能存在。
人的寿命是十亿次心跳。复杂有机体的死亡,包括我们人类的死亡,都是自然界必然的结果,这种无可奈何的死亡结局,尽管很令人伤心,但这是符合宇宙发展的大方向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值得惊奇的是,在动物新陈代谢和体重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型动物寿命更长,但他们新陈代谢的速度更慢,主要表现在心率较慢。如果将该因素去除,那么地鼠和蓝鲸的寿命是一样的,如果要精确的话都有15亿次心跳。从现实意义上看,所有动物都经历了“同样长的时间”。我们人类的一生也就是十亿次心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