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4:15
就寝:23:37
天气:
心情:心情很好,每天都有好心情。眼睛有点不舒服,昨晚睡得太晚了,一方面是陪着儿子做作业,另一方面是学习杨天南老师的《天南解读巴菲特六十年致股东信》,听了一遍1957年致合伙人信,在小鹅通上留言,写听后感,巩固学习的知识。勤分享,输出有利用更深入的理解学习的知识。今天又听了两遍,每次关注的重点不一样,只要有所感悟就在印象笔记中记录下来,我看看能不能把1957年的致合伙人信解读听十遍,看看能不能听出更多的感悟。
纪念日:
叫我起床的不是闹钟是梦想
年度目标及关键点:
1.早起:4点30分前起床 最少265天;138/265;
2.跑步:慢跑最少1650公里;668/1650
3.写作:晨间日记最少300日;221/300
4.阅读:纸书55本;《一个投资家的20年 下册》23/55
电子书25本;《巴菲特教你读财报》7/25
5.每天阅读纸书40页最少220天;88/220
6.每天用python编程30分钟最少300天;33/300
每日反思对标:
1.主动积极
2.以终为始
3.要事第一
4.双赢思维
5.知己知彼
6.统合综效
7.不断更新
今日三只青蛙/番茄钟
1.跑步5公里;
2.阅读纸书20页;
3.写作 晨间日记D911;
4.学习投资理财知识;
成功日志-记录三五件有收获的事务
1.跑步6公里;
2.阅读纸书18页;
3.写作 晨间日记D910;
4.学习投资理财知识;
财务检视
巴菲特11岁开始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只股票,到19岁读到了《聪明的投资者》,仿佛一道光照进了他的世界。
我在2015年也读过《聪明的投资者》,当时感觉里面说的道理都对,还划了好多线,做了好多笔记,然后直到2020年还是不会投资,虽然看似本金没有亏损,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率也是这些年投资的风险,另外一个损失就是青春,所以实际上这段时间的投资是失败的。去年又重新读了一遍,感觉比第一遍收获大了很多,这是因为去年在投资理念上有了质的变化,对《聪明的投资者》的理解更深刻。
今天再次听杨老师讲解的时候,突然注意到巴菲特19岁读到这本书时的感受,虽然此时巴菲特只有十九岁,但他的投资经历已经有8年了,在这8年中我相信他也遇到了很多投资的困惑,也有很多的坎没有跨过去,也属于懵懂的状态,但因为这些宝贵的经历,遇到《聪明的投资者》后才会如获至宝,日夜研读。不记得从那本书中看到过,巴菲特至少读了10遍《聪明的投资者》,不知道是一年内重复读还是多年的结果,但就读十遍而言,巴菲特对书中的内容及理念肯定是烂熟于心的,所以才有了后来在格雷厄姆的课上思维敏捷,碰撞出投资智慧的火花,赢得了格雷厄姆唯一的A+。
这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首先,读书得和实践结合起来效果才好。我第一遍阅读《聪明的投资者》的时候虽然也有了一些投资的经历,但经历很少,理解也不深,虽然读过了,但没有读懂,很遗憾的蹉跎了岁月,损失了金钱,还浪费了青春,令人扼腕。第二遍读的时候,因为在股海沉浮了四五年,有一些成功的经验,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训,积累了很多的困惑,再次沉下心来细细品味才知道自己错失了什么。
其次,要想得到什么东西,我们需要付出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配得上它。巴菲特无论是给多德教授写信被录取,还是深受格雷厄姆青睐,都是他付出艰辛努力的结果。凭借他多次重复阅读《聪明的投资者》,并得出自己的感悟,通过这样的感悟打动多德和格雷厄姆。我相信聪明是一方面的因素,更重要的因素是巴菲特的努力与勤奋。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所以杨老师喜欢认真的人,无论是申请合伙人还是成为读友会成员都需要认真的写申请,用文字打动杨老师才行,可能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认真的人尚且不一定能得到认真的结果,随便的人只能得到随便的结果。
第三,无论我们做什么,都需要积极努力的争取。最好目标要专注,巴菲特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专注是必不可少的品质。专注的另一面需要抵制很多的诱惑,只做自己能力圈范围内的事。
人际的投入
盯作者。这是我最近在做的事,找了杨天南的《一个投资家的20年》,然后把他翻译的《巴菲特之道》《巴菲特致股东信》《巴菲特的第一桶金》和《戴维斯王朝》都买回来阅读,目前只剩下最后一本《戴维斯王朝》了。
重复读和勤分享这两点我做得不好,读书有些浮躁,读过的书很难沉下心来多读几遍,有些书可以,是因为我按照书中的方法持续的践行,践行了一段时间再重读一遍,看看自己践行的效果,或者在践行中遇到问题,在重读一遍,看看是不是自己漏掉了什么重要内容,很多时候还真是,自己冥思苦想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书中很多都有现成的答案和解决方案,是自己疏忽了。这样一边践行一边阅读的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内容根本就不需要记忆,做得多了自然就记住了。
勤分享这件事我做得很差,基本没怎么专门的分享过读书的心得体会,最多在简书上留言谈谈自己对读书的看法,《一年顶十年》我也读过,但只读过一遍,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于读书的三条:反复读,盯作者,勤分享。然后就是用才是最好的读,践行清单胜过读书笔记。在现实的读书经历中也是这样做的,慢慢练习阅读的技能,慢慢提升读书的能力。
开卷有益-学习/读书/听书
第二次收听《天南解读巴菲特致股东信》1957年,巴菲特27岁,开始了自己的专业投资之旅,初始投资资金为10.51万美元,自己象征性投入100美元,其余的10.5万美元都是出资人投入的资金,确实这也相当于杠杆,并且承诺保本,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承担的风险。
有一点印象比较深刻,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因为不做短期预测,所以基本不择时,所以任何时候开始从长期来看都是正确的,关键不是什么时候开始,关键是你选择买什么,以及买入的价格和内在价值的差异,买什么说的是好公司的问题,价格和价值的差异说的是好价格的问题,好公司好价格就可以出手。虽然整体高估,但市场上总会有一些好公司存在价格和价值的偏离,所以巴菲特知道不是好时机但也坚决入市,核心因素可能就是不做短期预测,即便知道大概率会发生市场下行。
从这一点来说,巴菲特对不做短期预测的执行比他老师格雷厄姆还要坚决,格雷厄姆和霍华德都劝巴菲特推迟入市,这里面就包含了对股市整体的短期预测,他们还是会做一些择时的选择。
这一点也给我一定的启示,看到唐朝对持仓股票设置买卖点之后基本呆坐不动,同时根据每年的运营业绩对估值进行调整,只有明显高估和低估的时候才交易,就是不做短期预测,只押宝价格和价值的收敛。以前我总是控制不住想着交易,想着调仓换股,实际也是一种短期预测的行为,现在慢慢明白了什么才叫不做短期预测,也更明白巴菲特当年的行为了。现在虽然还是忍不住看一看股价的涨跌,但比较能控制自己的交易情绪,大多数时候盯着企业的运营与价值,大多数时候呆坐不动,坚持努力赚钱,努力存股,努力学习投资理财知识,安心了很多。
听杨老师的音频,有一种安心的力量,杨老师一周读一年,一年读一遍。对于每周的音频,我准备反复听,每天都可以听几遍,上下班和午休步行的时候,跑步的时候,休息的时候都可以听,每次关注的点可能不一样,每次的感悟也不同,真的是听别人的故事,改变自己的人生。
健康与饮食
今日步数:
今日锻炼:
今日饮食:
好习惯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