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里真的有一片海,一直在翻滚着,而自己的魂灵如果没有一个重重的东西去压住——类似于压舱石的东西,只要某一刻某一个小小的情绪的浪过来,魂灵就会被这么打翻,沉入那海底去了。
这是《命运》书中的一段话。此书是我国青年作家蔡崇达的新作,它以作者的阿太——福建闽南沿海小镇的一位女性跌宕百年的传奇人生为主线,串联起几代人的人生故事、命运浮沉。
书中提到的压舱石是什么呢?它是空船时用以稳定重心的石头。没有压舱石的空船是不可想象的,它将轻飘飘的,极易翻沉。
而《命运》书中的几代女性,就如同压舱石一般,活成了众人的主心骨。只要有她们在,生活的浪头打过来,大家就不至于被掀翻,而能稳稳地让生活滚滚向前。
神婆蔡也好,我认为她是书中家族第一代压舱石,也是这个镇子的压舱石。
我是无神论者。神婆这个职业,我以前对它的认知,就是封建迷信、故弄玄虚。但通过这本书,我重新认识了它。
书中神婆说了一段话,我闻所未闻,但又异常认同。
“人分两种死,死得好和死得坏……人为什么有这么多辈子?就是要一辈子一辈子地过,最终过到人间困不住你了,那魂灵自然就轻盈了,也不用谁封,到时候你自然知道自己不是神也是仙了。”
所以她觉得,自己神婆的工作就是让所有人死得好。
我对她这份工作的理解是,她能为迷茫的人指点迷津,给他们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让他们最后得以善终。
她的话,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当人活到一定份上,啥事来了都压不倒你时,这辈子就算活透了,如同神仙了,再不会被世间事所困了,如此这般,就可以死得好。
当镇上的人遇到过不去的坎,难解的结,就会来找神婆。而神婆不断听故事讲故事,做他们心上的压舱石、定海神针,让他们一个个打开心结,走出苦闷,继续好好地活下来。
她去世前藏了一尊佛像给她儿媳——作者的阿太。这尊佛像陪伴阿太度过了生命中最难熬的时刻。
第二代压舱石,作者的阿太,成了整个家庭的压舱石。
阿太的阿母走后,阿太成了她妹妹在世上唯一的亲人。当阿太带着收养的孩子和妹妹一起准备去马来西亚和丈夫团聚时,因看到妹妹没有访亲证将被孤单留下时,她毅然决然让妹妹顶上自己的名额,宁愿牺牲自己后半生的幸福。
阿太一生不育,但有三个孩子被陆续送到她的身边。不管家里条件多艰苦,她不抛弃不放弃,坚定地拉扯着孩子们长大。
除了带孩子们种田,她想尽办法挣钱。做纺织工,码头卸货,她从不觉得苦。因为只要和孩子们在一起,苦也是乐的。
孩子们和她特别亲,一家人经常挤在一个屋子里睡觉。北来、西来长大了从马来西亚回来后,还要和阿太挤在一起睡。
虽然命运不时地扇她耳光,十六岁时,亲人只剩下一个妹妹;一辈子没能给她深爱的男人生孩子;收养的女儿百花在几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但她咬牙切齿地骂过命运后,继续顽强地生活。
书中阿太告诉了我一个最朴素的道理。这世界最容易的活法,就是为别人而活。而如果那人恰好也是为你活的,那日子过起来就和地瓜一样甜了。
这两个女性,我认为是《命运》书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这两块压舱石,抑或顺应神明的旨意给众生指点迷津,抑或以一己之力担起家庭重任,她们给需要的人带去希望和力量,活成了信仰。
我想,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心中的压舱石,这样,我们的人生就经得起风吹雨打,不至于颓废消沉。我们也最好活成他人心中的压舱石,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有了羁绊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