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源动力”,通过“暖心巢”“搭舞台”“扎树根”,盘活乡村人才这汪“活水”,真正将各类有想法、有本领、有斗志的青年集聚并长留乡村,持续润泽“乡村振兴”沃土。
精筑服务贴心“暖心巢”,建好乡村人才“蓄水池”。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基层不仅要懂得“重金引才”,更要学会“筑巢引凤”。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振兴,政策先行,首先要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城乡流动户籍制度体系,打破地域、户籍、人事关系等门槛限制,着力构建城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新格局;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联系,加强产学研合作,针对一些“高、专”技术,探索“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柔性引才机制,营造有序流动、开放创新的政策环境,不拘一格引人才。其次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建立健全多元化引才的政策措施,一方面,要将目光瞄准农民企业家、种养能手、能工巧匠等“乡土人才”,把他们培养成农民致富的带头人、领路人,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另一方面,要发展乡村治理人才,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雏雁”信息库,挖掘培养一批“大学生村官”“见习村官”“退役军人村官”,为选优配强村干部提供源头活水,为乡村振兴注入磅礴力量。
搭建施展才华“梦舞台”,激活人才发展“动力泵”。乡村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因子,不仅要引进来,更要为他们搭建舞台施展抱负。一是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积极培育乡村产业孵化中心、农村创业园区、乡村人才公司等项目平台,加大创新创业及成果转化、农技推广的支持力度;以党建为引领,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通过合作经营、产权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盘活村集体经济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二是要鲜明人才流向基层、育在基层、服务基层工作导向,将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纳入地方年度培训计划,制定乡村人才专项培育计划,优化乡村培训课程,无缝隙全方位地为乡村人才提供技术服务,不断提升乡村人才专业技能水平,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增强聚焦难点、解决难题的硬实力。三是要坚持“以事择人”,提高乡村人才个人能力优势与本地发展实际的匹配度,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用其所长、拓其所能,让人才在乡村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形成“乡村爱人才,人才爱乡村”的生动景象。
扎下拴心留人“树枝根”,止住人才流失“出水口”。鸟择良木而居,鱼逐水草而栖。人才引得进、育得出、回得来,关键还得留得下、干得好、待得住,才能形成“人才辈出、人才涌流”的大好局面。一是要完善人才的保障机制,给予基层政府更多的人才自主权,对高层次人才、一线工作人员在工作考评、职称评聘、工资待遇、政治待遇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把工资福利和岗位晋升、物质补偿和荣誉激励等方式结合运用,真正让乡村人才“落地生根”。二是要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开设乡村人才服务窗口,不断完善人才在居住、医疗、社保、税务、职称申报等方面的服务保障,持续打造交通便捷、空气清洁、治安良好、医疗优质、教育高质、营商一流的生活环境,使人才工作安心、生活舒心。三是加强对人才的关心关怀,不断完善乡村一线人才服务流程,大力宣传人才政策和先进典型,积极推出表彰宣传、典型选树等制度,真正增强人才的归属感、成就感,营造尚贤重才的良好氛围,让各类人才工作有干头、事业有奔头、待遇有想头、生活有靠头,全面推动人才服务提质增效。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发展第一资源,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振兴,必须要加大引入人才“活水”力度,注入到乡村“沃土”中,让各类人才在乡村的广阔天地大展身手,在乡村振兴美丽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