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自身问题的专家

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孩子的问题,父母要相信孩子对问题是有自己的思考的,是有自己看法的。孩子自己认可的解决方法,才是最有利于他们成长的。

每个人都是自身问题的专家。父母不妨从以下三个方向来陪伴孩子,让孩子成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一、态度好奇

1,放下以为自己懂的心

当今世界是多元的,父母以为自己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但是你以为的可能只是你以为的,孩子的世界可能和你的非常不一样。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一定先以好奇的心,去了解孩子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他究竟是怎样想的?

2,不预设,不评判,不指导,不建议

面对问题的时候,孩子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以及判断。父母陪伴的时候要做到不预设、不评判、不知道、不建议,充分了解孩子的想法及解决办法,去鼓励他们的尝试,像“水引子”一样的支持与陪伴,陪伴他们成长。

3,坚信孩子是自身问题的专家

父母要坚信孩子是自身问题的专家。当我们不相信他能自身解决问题的时候,觉得他没有能力。那么往往孩子就更不能自己去解决问题了,也就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4,坚信孩子有答案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经历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当遇到新问题的时候,任何人都可能会被眼前的问题所困扰。他们忽略了过去的一些类似的成功经验。做父母的应该帮助孩子找到他们过去相似的成功经验。这些成功经验可能就是当下问题的答案。

二、语言探讨

1,云手,接住情绪

太极云手的第1步是接住,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孩子最先表现出来的就是情绪的变化。做家长的要能看到并接住这个情绪,给孩子一个抒发情绪的过程。当孩子的情绪变好的时候,将会更有力量的面对问题。

2,保持身后一小步,确认知觉

在与孩子一起面对问题的时候,家长不能比孩子更着急。你所提供的目标可能与孩子所期待的并不相同。面对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以孩子为主与孩子确认他是怎么想的,想要的是什么,确认清楚孩子的知觉,才可能会帮助他,更好的面对问题。

3,探讨资源,挖掘例外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不妨让孩子多说一说他的看法,他又做了什么?面对问题,他有什么资源?这个资源可以是朋友的帮助,同学的支持,等等。还可以问一问,这个问题什么时候不发生或不严重?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不发生或不严重的?通过这些资源与例外的探讨,可以的,让孩子更好的梳理如何解决问题。

四、行为强化

1,探讨有效的何以有效

面对问题可以和孩子去探讨,他的哪些做法是有效的,为什么有效?这个有效通常是于孩子自己目标为参考的,有意义的、离目标近的就加有效;当所做的离目标越来越远了,那就叫无效。当我们确认清楚,一直做的是有效的行为或尝试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离解决问题越来越近了。

2,鼓励有效的多做

父母要去鼓励孩子,鼓励他们把那些有效的行为去多做一些,当我们把精力放在那些有效的行为上的时候,无效或问题行为自然就少了。


做父母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随着孩子的成长、经验的丰富,一定要让孩子认清自己是解决问题的专家,自己是有能力、有资源,去面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当前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只是再提醒我们要去梳理自己或调整现有状态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