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书杨先森
㊣
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你平庸的近乎渺小。二十岁的年纪,你的身上却没有这个年龄该有的光芒。
相貌平平,学历低下。要钱没钱,要能力没能力。上学十多载,依然改变不了你低俗的气质。污言秽语你张嘴就来。
也许你就是这个样子了吧。你曾不止一次的在心里这样想。
壹――①
偶然的一次机会,在手机看到了一位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听别人慷慨激昂的讲述自己人生的经历,你的内心跌宕起伏。
只要肯努力,人生最差的样子也不过是大器晚成。
才二十多岁的年纪,你怎么能甘心这样平庸的过一辈子呢?对!你不甘心!你要改变!
慵懒的身体从被窝爬起来。正午的强光,刺的你睁不开双眼。抱着必胜的决心,眯着眼睛强迫自己穿好了衣服。
看着镜子前这个蓬头垢面,萎靡不振的人。你怒目圆睁,铿锵有力说“你一定要像个人一样的活着”!
淋浴下,冰冷的水冲击在你温暖的肌肤上。巨大的温差下,你没有退缩。冰水流过身体,唤醒了你麻木的灵魂。你说你要重新做回人的模样!
贰――②
在堕落的泥淖里停留的太久,重新开始却找不到方向。既然读书是提升自我的最低门槛,那就由此开始吧………
掸掉书上厚厚的灰尘。看着书上密密麻麻的字体,甚感不适。但不服输的劲头,强逼着你阅读的意志力。
…………
原来父辈哪个年代缺吃少穿是真的;原来真的有人如此的热爱学习,却因经济拮据而不得不放弃了学业;原来人在饥饿时,一个黑高粱面馍,也能成为一种美味。
…………
他不想在这穷山沟里生活一辈子;他向往远方的世界;他知道平凡的人也可以过的不平凡;她告诉他“只有永不遏制的奋斗,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谢也是壮丽地凋谢!”
在书中你看到了自己,你发现同样的年龄有同样困惑的不止你一个人。但面对困惑的态度各人却截然不同。人生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尤其当人年轻的时候。
…………
一本又一本。通过读书你认识了自己,认识了别人。看到了不同思想间碰撞出来的火花。
你知道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的影响有多大,你明白了什么东西应该是自己一生追求的终极理想。
你知道,如果长期接收着别人输出的不知对错,不知真假的观点,还沾沾自喜。那么,你就离“白痴”不远了。
叁――③
你不一般,一切就都一般…………
你遵循着自己的价值观行事。你告诉自己要做一个“好人”。
对待亲朋好友,你以“无愧于心”为自己的行事准则。公交车上遇到年纪大的老人,你羞涩的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他人。你时刻提醒自己,谨言慎行。
有人说你老实善良,夸你为人刚正不阿。也有人说你虚伪做作,太过矫情。有人说你的思维行事与社会规则格格不入,在社会人潮中你就是一个傻子。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满腹的委屈,你欲辩无言。你把书中的故事一一列举,你搬出书中的价值观去跟别人讲人生的大道理。
你不寄希望于他人可以感同身受,你只想有人尝试理解你,可是他们却只想打败你,从而证明他们的三观才是对的。
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你还不是花着父母的钱吗?你还不是一个吃父母,喝父母的啃老族吗?你还不是一样没出息吗?瞅瞅你现在的样子,有什么资格在别人跟前谈经论道?
肆――③
被噎的无话可说,你选择了沉默……
你想起了老罗的一句话“知识分子要活得有尊严,就得有点钱。”何况自己连一个伪知识分子都算不上,有何颜面跟人侃谈大道呢?
你本引以为傲的那点人生智慧,在现实面前竟如此不堪。你以为你通晓世故,人情练达,便自命不凡。
在人群中你孤独傲慢,与人交流你故意引经据典。你嘲笑他人不明事理,不晓大义。
沉醉于自我“无知”的价值体系里,你沾沾自喜。你却忘了人是社会动物……
你那些看似高深实则可怜的智慧,只是昙花一现。人只有自知无知才能永远求知。然而你却并不知道自己的无知……
你忘记了知识学习的初衷,是提升自己。而不是向人炫耀卖弄。背离了知识学习的目的轨道,即便是学富五车也无济于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陷入深深的沉思……
路漫漫其修远兮,未来的日子该如何去践行你又多了一种迷茫。
结束语……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你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你选了人迹更“多”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你一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