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天资差异》——正确判断自己以及他人的禀赋
如果是一般熟人,问题有争议就无所谓,但如果是同事、好朋友,或家庭成员,经常性冲突是一种折磨
——————————————————————
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
我们接触到的人经常不是按照我们的思考方式思考,不是按照我们评价事物的方式评价,也不对我们感兴趣的东西感兴趣
-
感知和判断
感知和判断构成人类活动的很大部分,管辖巨大部分的外部行为。
因为:感知决定了解到的东西,判断决定人们采取的行为方式。
所以:感知和判断的基本差异导致行为差异。
-
感知的两种方式
通过五官直接意识到事物;
从最基本的“预感”“直觉”,到原创艺术和科学发现。
-
荣格《人格类型》理论认为:两种感知精神活动为获得人们的注意而竞争
大多数人从婴儿起,就对两种感知精神活动过程有所偏好。
当偏好是通过感官感知事物时,人们会对周围的现实情况感兴趣,对从某处冒出来的想法无动于衷。
当偏好是通过直觉感知事物时,人们会对直觉带来的可能性感兴趣,对现实情况麻木不仁。
两类儿童的区别(感知或直觉偏好SN)
偏好于通过感官感知事物的读者,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书本上所写的内容上;(S:sensing偏好感官感知)
偏好于通过直觉来感知事物的读者则会在字里行间寻找出相关的可能性。(N:intuition偏好直觉感知)
-
判断的两种方式
一种是思考型,通过逻辑过程,追求客观发现;
一种是感情型,就是通过欣赏和领会——对事物寄予个人的和主观的价值。
两类儿童的区别(思考和感情偏好:TF)
偏好感情型判断方式的儿童更善于处理人际关系;(T:thinking偏好思考型)
偏好思考型判断方式的儿童更善于事实和观点的组织。(F:feeling偏好情感型)
-
感知和判断的组合(感知偏好(SN)独立于判断偏好(TF))
ST(感觉+思考) SF(感觉+情感) NF(直觉+情感) NT(直觉+思考)
每种组合产生不同人格类型,包括兴趣、价值观、需求、心理习惯以及组合所产生的种种特性。
-
理解赞成 or 难以把握
相同偏好组合的人,他们经常会有相同的兴趣,会赞成相同事情的轻重缓急。
两个偏好都不同的人,在每一有争议的问题上,他们中是采取对立立场。
如果是一般熟人,问题有争议就无所谓,但如果是同事、好朋友,或家庭成员,经常性冲突是一种折磨
-
下面几段描述了不同的个性,他们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证实。
ST倾向于讲究实际和事实,在如经济、法律、外科、商业、会计、生产及涉及机器和物资等需对事实进行非个人分析的领域中,他们更容易获得成功和满足。
SF主要兴趣在于与人有关的事实,而不是与事物有关的事实。所以,他们更多是具有社交能力和对人友好的人格类型。如在儿科、护士、教育、社会工作、商品销售,及需要笑容的服务工作等领域,其个人的热情能够更有效的应用在工作环境中,他们也更容易获得成功和满足。
NF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具体环境,他们关注的是可能性,例如新项目,或新的真相。这些新项目或新的真相是由无意识的过程所想像的,然后,作为一种观点被直觉感知,并被感觉成一个灵感。通常有语言天赋,在需要创新精神以满足人类需求的工作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和满足。教育、广告,咨询,临床心理,写作,大多数研究领域工作,会出类拔萃。
NT更多的具有逻辑性和机敏性。在解决有特殊兴趣的领域中的问题更容易成功,例如科学研究、电脑、数学、财政的复杂问题,及技术领域中的任何新发展和新实验。
-
外倾和内倾偏好——对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不同兴趣
一旦条件具备,内倾的人会关注观点的感知和判断,而外倾的人更关注外部环境。
例如,有的读者喜欢将本书的理论付诸实践,他们就是从外倾的角度考虑的。
其他读者则更有兴趣于提供的观点,以理解他们自己和普遍人性,他们就是从内倾的角度考虑的。
事物进展(外倾或内倾偏好:EI(Extraversion or Introversion))
外倾型的人会让事物的进展更快,内倾型的人则使事物进展更有计划性。
-
判断和感知偏好
人们必须使用感知和判断过程,但两者不可能同事使用。所以人们在这二者之间转换,有时转换是突然出现的。例如,平时对小孩的吵闹非常容忍的家长突然会觉得吵闹太过分了。
感知?还是判断?(判断或者感知偏好:JP(Judgment or Perception))
有的读者此刻带着开放的心态接受本书的解释,他们至少在眼下使用了感知。
有的读者此刻对本书的解释或同意或不同意,他们使用的是判断。
-
两种精神活动过程都有好处
使用判断精神活动过程的人们对生活组织得井井有条,使用感知精神活动过程的人们则随遇而安。
-
四种偏好类型的归纳
EI偏好(外倾或内倾偏好Extraversion or Introversion) 主要关注外部世界或思维和观点的内部世界
SN偏好(感觉或直觉精神活动过程Sensing or Intuition) 当两种感知精神活动过程都可以时,只选择其中一种。
TF偏好(思考或情感精神活动过程Thingking or Feeling) 当两种感知精神活动过程都可以时,只选择其中一种。
JP偏好(判断或感知精神活动过程Judgment or Perception) 使用感知或判断来处理外部世界
-
人格类型
人们通过应用个人对感知和判断的偏好来创造出“人格类型”。由任何偏好所带来的兴趣、价值观、需求和思维习惯等会产生系列明显的特质和潜能。
主要精神活动过程的作用
如果外倾直觉思考(ENT)型偏好的人中,有人认为直觉乐趣大于思考,他的人生会按照最大限度地追求直觉目标的精神活动过程而塑造。由于直觉是一种感知过程,这些人会以感知活动过程来处理外部世界,这样他们就成为了外倾直觉思考感知型(ENTP)的人。
ENTP的人只有在不会与直觉发生冲突时,才会求助于判断和思考。即使这样,也是对判断和思考作有限使用
相反,认为思考比直觉更吸引人的人,会成为外倾直觉思考判断型(ENTJ)
-
人格类型的基础
主导精神活动过程压倒其他精神活动过程,并且塑造个性这一现象,被荣格在实证性研究中证实,并且与外倾和内倾偏好一道,成为人格类型的基础。
-
辅助精神活动过程
要获得精神活动平衡,人们需充分发展辅助精神活动(不是等同发展)
如果主要精神活动为J,那么辅助精神活动就是P,即S和N都能对判断提供充分材料。
如果主要精神活动为P,那么辅助精神活动就是J,即T和F都能对感知提供支持。
-
辅助精神活动过程除补充主要精神活动的另外职责
承担在外倾和内倾之间,外部和内部世界之间提供充分(不是等同)平衡的作用。
主要精神活动过程大量涉及到的是不太重要的事物,那么人生就会出现错误。
普遍而言,不太重要的事物应该留给辅助精神活动过程。
即,外倾偏好的人来说,辅助精神活动则负责他们的内心世界,否则,外倾偏好类型的人会走入极端,并且,在平衡发展的更好的同伴看来,会是浅薄的。
-
识别内倾偏好主要精神活动过程的困难性
对于I__J型,他们说展现在外部的是辅助精神活动的感知特征,他们的外部生活也主要是感知精神活动过程。他们的内部判断特征直到有对其内心世界重要的事情才会显现出来。
同样对于I__P型,他们说展现在外部的是辅助精神活动过程的判断特征。
-
识别主要精神活动过程
第二个字母和第三个字母反应对感知和对判断过程的偏好
确定主要精神活动过程:
如果是外倾E,J和P代表主要精神活动过程
如果是内倾I,J和P代表辅助精神活动过程,即以J结尾,主要精神活动过程就是感知型,反之为判断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