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指秦以前的上古时代,即从远古起到秦始皇赢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的漫长时期。从社会性质来说,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一般说来,新、旧石器时代是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是奴隶社会:战国到秦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期。
“先秦文学”,先秦历史时期,所谓文学还处于萌发时期,由于文字记载的简陋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属于现代意义的文学作品廖廖无几。这一阶段的文体主要有神话、诗歌和散文。本文重点介绍上古歌谣。
上古歌谣是流传下来最早的文学作品,它们生动地反映出了文学是如何萌发的,即文学的起源。
从北京猿人,到传说中的三皇五帝,那是一个漫长的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发明,没有办法记载下来。但文学艺术却已经产生了。也就是在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中,文学创作就开始了。
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有段话正生动地说明了文学起源情况:
我想,人类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是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不想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这是当时劳动生活的艺术反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劳动号子。
现存的原始歌谣保存下来的很少,从后来的文献中能摘录出几则: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里记有一首《弹歌》,据传为黄帝时的歌谣。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
叙述渔猎时代原始人造弹弓打猎的过程。
《礼记•郊特牲》中记有一首伊耆氏的《蜡辞》,
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表达了原始人盼望风调雨顺和支配自然的愿望。
《易经•归妹》中有一首原始歌谣:
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这是一首男女剪羊毛的牧歌,表现出欢快的气息。
原始歌谣有两个特点:一是从劳动中产生的,与劳动生产活动紧密结合;二是与舞蹈、声音融合在一起,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
总之,是用原始的语言,创造了原始的歌谣。劳动创造了人、世界,也创造了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