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看《即兴的智慧》

不想看

去大理之前就让我们大家看这本书,当时像是应付作业一样在动车上开始“赶作业”,看着目录:说YES一别准备一即刻现身一只管动手一尽力就好一细心观察...

等一下,这不就是我生活里最真实的写照吗?

硬着头皮看了几个练习,偶尔几个金句还是能够打到我,但仅仅就是印证我在真实生活中实践后的触动而已。国外作者写的书,更多的是用自己真实的例子一点点讲述,和我自己在真实生活中感触一样,看这些事例和观察作者一路变化的心路历程,挺有意思,但仅仅就是有意思,看着看着便逐渐失去了兴趣,扔开了。

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已经学会了走路并觉得走得游刃有余的小学生,因为要完成家庭作业而不得不重新看一本教你如何走路的书,内心的抵触让我找到各种不看书的理由,直到我们温暖的伴友想了很多方式,组织视频会议大家一起先口头分享读后感,帮助我们搜集写下来的素材,机缘巧合我也没有参加这次视频分享。

出于尊重伴友、尊重TTT设置的游戏规则,心里还是决定抽时间看一下吧,但内心依然是拒绝的。

想认真看

那种内心拒绝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桃子来找我玩,

无意当中聊起自己抵触看这本书的事情。桃子很耐心的和我分享了她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感受和触动,以及后续一次次重新翻看这本书的感受,简单的即兴智慧在桃子云淡风轻的只言片语中,无意识的引导着我看到了自己为何抵触看这本书。

我深深的觉察到了自己内在有一种很深很深的傲慢,那份我以为我都懂得,也都一直在践行书中的“练习”,而这些仅仅停留在自以为是的层面。经由看书这件事,我看到了自己一种非常非常固化的行为模式,我觉得我知道且做到,我已经很棒了,而实际上我以为的做到却未必是做到,暂且不说“做到”程度的差别,做到10%和90%本就天差地别,甚至自己以为的“做到”中有多少是自己的粉饰与美化,甚至无意识中我都不知道自己其实并未做到。突然了悟,真正的“做到”是自己有意识这样去做了之后,自己有真正的觉到悟到,经历过第三个“看山还是山”[的次第后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做到”吧~

我非常非常感恩桃子带给我的这份觉察,静下心来用一份尊敬的心态开始看《即兴的智慧》的时候,才蓦然发现那些书中小练习背后是一个又一个闪闪发光的智慧:

我看到“说YES”的练习,是让我们在小事中的可控范围内,尝试一种新的可能性,我还看到“说YES”的背后是让我们尽可能的去接纳我们固化思维之外的人事物,以此延展我们习惯了的舒适圈。

我看到“别准备”的练习,是让我们清空大脑、放下计划,别过分为将来的事情分心,我还看到“被准备”的背后是让我们试着相信自己有“灵光乍现”的智慧,充分感受临在于当下的那份“安住”,是让我们深度体味“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的大般若。

我看到“即刻现身”的练习,是让我们朝着目标迈进、敏于行的果敢,我还看到“即刻现身”的背后是让我们“看见”自己某些无谓的焦虑和担忧,逃离某些思维的陷阱和束缚,检视自己对未知是否保有足够的弹性。

我看到“只管动手”的练习,是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开始实现梦想或解决难题,不去等待和期待的背后是全然的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我还看到“只管动手”是实践自有力量,是绕开头脑的压力和个人思维的局限,让身体给我们答案,让现实给我们灵感,让发展和趋势给我们灯塔。

我看到“尽力就好”是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不让自己陷入“完美主义”的陷阱,先完成再完美,我还看到“尽力就好”是对自己全然的接纳,接纳闪闪发光的自己,也接纳我可能还不够好,为自己锤炼坦然与承载。

我看到“细心观察”是让我们明白所见即世界,我还看到“细心观察”是对身边的一事一物均饱含善意与关怀,细心的背后是中正安舒,观察的背后是松静自然。

我看到...

没看完

对,看到细心观察后,就没看完。心态变了之后,不想潦草的看书中的事例,也不想敷衍的完成一项任务,当我发现这是一本值得细品的书后,所有形式主义的潦草都是对作者文字的不够尊重,更是对自己时间与精力的不尊重。我接纳自己还没看完的事实,我也愿意给自己时间慢慢去看这本书,认真的去看这本书,清净的去细品这本书。

墨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