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题外话。
我们知道在天文学发展史上,曾经有个“地心说”。在古代,人们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旋转。尽管今天我们知道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但是要知道,地心说理论并非完全凭空臆想,而是古代学者根据天文观测数据建立的天体模型。
这个天体模型是这样的:有一个假想的小圆(而不是行星本身)在环绕地球作圆周运动,而行星则在这个小圆上运动。这个小圆叫做本轮,本轮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叫均轮。这是一套精密的理论,通过规定本轮、均轮的大小及行星运行速度,这个模型可以和实测结果取得一致。人们按照这个模型可以定量计算行星的运动,据此推测行星所在的位置!
然而,随着人们越来越精确地测量出行星的位置和运动,观测到的行星实际位置与计算结果的偏差就越来越明显。人们尝试通过增加本轮的方式对地心说进行补救,后来小本轮增加到八十多个,却仍然不能精确地计算出行星的准确位置。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不仅理论严谨,而且计算简单,与已经加到八十余个圈的地心说相比,能更好地吻合实际观测资料,因此最终取代了地心说。
这场天文学的进步也奠定了近代科学理论研究的一项基本原则:力求以最简单的假设对各种现象作出统一的解释。
我们希望语法理论是简洁的,而不是相反。解释同一个语言现象如果有两个可行的理论,但其中一个复杂,另一个简洁。就应该反思那个复杂的理论,看看是否可以用简洁的理论来替代它。
接下来要研究的现在一般时态就有非常复杂的语法规则。我们来看看能不能找到更简洁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