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永远记得那天下午考完文综之后,映射到窗户边上的夕阳的余晖。第一眼就看到了,让你觉得温暖,但是又疏离。
结束了高考,没有如释重负。整个高三,我觉得自己陷入了很多哲学沉思,或者说是“钻牛角尖”的想法。比方说,为什么我感受不到快乐?什么是快乐?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每个人都参加高考?为什么我不像其他人一样:觉得一定要考到好的学校?为什么我没有那种自己真的很努力的感觉?……
对于这些想法,我那时尝试过找朋友、找心理老师去解答,可惜并不奏效。很多时候,我常常这样子去回答自己的想法:我是因为成绩不好,才会胡思乱想;是因为成绩不好,才会说自己不想考到好的大学;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所以努力也是没有用的;是因为自己想要不劳而获就得到很好的成绩,才会说不想努力;假如我成绩好,我一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更是因为,我已经放弃了……考试的时候,我就有这种感觉,我知道这个答案是不好的,但我不想改了;但另一方面,理智告诉我,这样肯定不会高分的。对于人生这么重要的一场考试,我竟然以这种消极的态——在内心,有一个小大人不断谴责我的这种想法。
那个时候的环境和氛围,只有关于学习才是正经事。记得那时,在政治课上问了老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他说,“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回答。我现在是为了家人而活着吧”。而我的想法却是:人不应该为自己而活着吗?为别人而活多么不独立啊!但是答完这个问题,老师又回到考试那种日常模式,也没有人去对这个话题再讨论。有时候,老师不满意我们的成绩,甚至会说:实话说,社会就是分三六九等;你们的目标是考上重本,不是本科……那会儿听了觉得一个语文老师说出这样的话实在是一个不值得尊敬的老师——我们在作文里说要追求平等,你却教我们这个社会就是不平等,要去适应。
那时的我,有很多想法,却不相信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认为,高考真的很重要啊,我也是。而老师、同学的慰藉和开解也围绕在“高考很重要”的前提。也许,假如那个时候有人和我说:是啊,我觉得高考不重要啊。说不定,就会有一点点不同。也许,其实有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却也没有说出来。也许,有人知道高考不重要,但可以去外国留学啊(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也许,有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但内心很强大……总之,那个时候的我,并没有走出自己的思想桎梏。
虽然现在明白那时候被自己困住,像《禅宗公案》里瓶中养鹅的故事:宣州刺史陆亘问南泉禅师:“古时有个人在一个瓶子里养了一只小鹅,后来小鹅渐渐长大了,无法从瓶子里出来。如果不把瓶子打碎,也不损伤这只鹅,老和尚您有办法让鹅从瓶子里出来吗?”南泉笑了笑,招呼了一下:“刺史大人”,陆亘答应了一声。南泉说:“这只鹅不是出来了吗!”陆亘因而领会了禅宗的妙趣。
其实,瓶中养鹅这件事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陆亘反复思考却不得其解,他的行为本身已经陷入这个问题中不能自拔,正如瓶中鹅的困境一样。所以禅师喊了他一声,让他从这个问题把注意力转移出来。陆亘应声,便是他从瓶中养鹅这个思维困境中解脱出来了,他也便大彻大悟了。
所以,现在说觉得可惜吗,也没有,人生就是这样的吧。那时的记忆或许已经是被自己或美化或扭曲过地改写,但说出来是一种自我疗愈。关于高考,不管重不重要,但继续贪恋下去已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