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了老屋的照片。有很多的感想涌来,不知道从何说起。
想不起具体是什么时候搬离的老屋,大约可能在我大学毕业之前吧。
不过清楚的记得,老屋是留给哥哥的。还记得现在弟弟住的地方,是当时的新房子。 农村老家有个习惯,如果大儿子结婚了,新房子注定是留给小儿子的。说到这儿,忽然想起,搬离老屋的时间确实是在大学毕业之前。因为那时哥哥和弟弟分家,父母带着没有成家的弟弟和还在上大学的我,搬离老屋,住到现在弟弟住的地方——早先已经盖好的新房子(这房子,现在也没有痕迹了,被我弟弟重新整修,盖过了)。
也就是说,我在老屋住到将近20岁,我的少女时代,满满的回忆,都在老屋。
我的房间,确切的说,是我和姐姐们的房间,也就说是我们家的闺房,在老屋最右边(如果我们正对着屋子看的话)的靠近大门的小房间。
要进入我们的房间,必须穿过父母的房间,然后推门进入,一个狭小的过道,过道两边存放着家里的东西。房间很黑,因为前面有门楼挡着,外面是一堵墙。过道的上面,又搭了一个棚子,类似城市里以前的吊床,上面堆积了很多家里的宝贝。穿过过道,就到了炕上,那就是我小时候睡觉和学习的地方。即使在白天,如果要学习,也得点着煤油灯(那时候根本没有通电)。知道吗?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福。
大姐二姐出嫁得早,记忆最深的是跟三姐一起住在这个小房间。虽然小时候欺负过三姐,但记事以后的记忆里,都是和三姐亲密无间。因为那时候,我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外住校的。回到家,跟姐姐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而姐姐又是极温柔和善的人,她从来不会跟我这个急脾气的人计较,从来是那么包容我。有时甚至为了我,挨父亲的骂。外面的人看到我们家两姊妹的和谐相处,都羡慕的不行。其实我知道,功劳在姐姐身上。
同时,在这样的一个房间里,我甚至还接待过几位高中的密友,我不知道她们是不是还记得,那暗暗的小炕上,说着少女体己的话。
那个年代的我们,很喜欢把同学领到家,从来没觉得房子有多脏多旧,也不知道别人会嫌弃。父母是很喜欢接待我的朋友们的。尽管我们之间隔得很远,可是就是有精力和力气到处流窜。我也甚至到访过他们的家,也不知道去会不会给人添麻烦。不过,从朋友的老人处反馈,他们对于我们的造访记忆犹新,也是满满的感动。
我就是从这样的老屋走出来,从这个小山村走出来,走到外面广阔的天地。写到这里,眼睛湿润了,心里柔软的很,满满的全是感动:非常感谢父母亲人的支持,我才能从老屋一步步的走出来,遇见我现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