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种看法,相信许多人都有同感,现实当中也的确如此,因为往往人们习惯拿现实中传统的同类同款与之相比,如果这样比,众筹的空间还真没什么好说的。
事实真的如此吗?我想说,未必!可能是你对众筹解读得太浅了。如果你去3W咖啡馆就认为他们的图书又少又烂,点餐系统时常还有BUG;去北大1898咖啡馆发现座椅不够“松软酸爽”,咖啡也不太好喝;去微微书吧发现书不太多,人不太多,装饰不太奢华,甚至连微信公号做得也很一般。慢!你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我想说,你这次你没全错,但也只对了一半。那么应该以何种方式正确打开众筹的空间呢?
总结了以下几点,第一,关住焦点不同。往往众筹的空间团队主要把精力放在活动策划上,品牌宣传上,自媒体运营上,因为他们深深知道你来的目的不仅仅是喝一杯咖啡和看一本书,而是和谁和咖啡,和谁一起看书。比如最早的小米手机,论质量还干不过一些山寨机,但小米把焦点全部集中在与米粉的互动上,紧紧抓住粉丝的心,导致小米手机销售一再创造神话。
第二,有形与无形。众筹的空间,只要不是活动时段去,你去哪一家都好不了哪去,都差不多,如果你就此下判断未免为时过早,因为他们真正的能量是在无形,是你看不到的,而你看到的仅仅是现实有形的部分。
第三,阴阳结合,以人为本。中国式众筹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强调对人的集中把握,这恰恰也符合中国道家的思想精髓。天为阳,地为阴,看不见的为阳,看得见的为阴,用这个理论就很好解释,中国式众筹的空间了,人不在,但品牌在,活动少,但影响大,人全在,但精神和文化去却未必不在。这一点与传统空间相比就大相径庭了,同样的物理空间,以中国式众筹落地的空间的势能就太大太大了,此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最后,对于中国式众筹的看法,你需要抱有空杯和确信心态去读她,只有不断学习提升和参与融入进去,才能感受众筹真正的能量和魅力。这也是打开众筹空间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