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夜晚的小区里,总会有拿着手机开着手电筒照蝉的人,有的是为了一顿美味,有的是遛弯无聊,也不在乎所得多少,就是凑个热闹。
我小时候胆小,即使觉得男孩子们去树林里照蝉好玩,终究是不敢尝试一下。不过,倒是跟老爸去粘过知了。和好的面揉成面团,在水龙头下用清水不停的洗,洗到水不再浑浊,这便有了粘知了的神器。把洗好的面裹在竹竿的一头,再带着个结实袋子,就可以去树林里找知了,粘知了了。
那时,粘来的知了都是老爸老妈吃,我是不吃的,这可不是因为我同情知了,不忍心吃,单纯是因为从小不吃蚕蛹、蚂蚱一类的东西。
说起同情心来,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这样,小的时候是比较没同情心且坏的,年纪稍长些后,反而比小时候更有同情心了。
这都是题外话了,说那么多废话,其实是想说我昨天晚上遛饼干(领养的小花狗,现在三岁了)的时候,在地上捡了一只未脱壳的蝉。

原本打算放回草丛里的,因看见后边有个阿姨正开着手电筒照蝉,为保“蝉身”安全起见,就把它带回家了。
饮清露的蝉总是带着些清雅的,某人一想到清雅二字,不免又动了附庸风雅的心思,于是乎,她把蝉放到了阳台的菊花盆里,想让它在菊花枝上脱壳。
百度上说,温度太低的话,蝉不容易脱壳,正巧昨天才下了雨,晚上不是很热,所以就没开空调只开了风扇。
本来还担心晚上它会不会乱爬,万一从阳台爬到床上,再让我给压死了。结果,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把它放到菊花盆里没几分钟,它就爬在菊花枝上不动了。
我看它不到处乱爬了,就拉上窗帘去吃水果、洗漱啥的了。都收拾完了之后,想着临睡觉前再看看它跑了没,没成想,一拉开窗帘就看见脱壳脱了一半的它,当时还挺意外,挺惊喜的。

我迅速拍了个照片好留作纪念,又轻轻拉上了窗帘。自从知道它在脱壳后,感觉窗帘之后的阳台好像自成了一个小世界,这小世界里又有一个小新生命。总是时不时想蹑手蹑脚拉开一点点窗帘看一看。
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它是否脱壳成功了,不负所望,它已经成功脱壳,还在我的菊花枝上留下了蝉蜕。菊花配蝉蜕,还是别有一番雅致的。(偷笑)


既然蜕变成功,就没之前那么容易被人抓到了,也该告别啦。准备把它从窗户放走的时候,刚一抓到手里,翅膀就扑腾地跟小风扇似的,等到放在手里时却安静了,也不飞走,也不叫,就在手心里慢悠悠地爬。
大概是因为刚脱壳还不太会飞吧,那我只好助它一臂之力——出门上班时,把它带下楼放在小区的树上了。
它在地下待了三年五年,甚至十几年,如今终于脱了壳,见了阳光,至多也不过一个夏天的寿命了,但愿它剩下的日子明亮绚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