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一点,这不是关于战争的电影。对于李安来说,故事永远只是借口。所以我不会从所谓的反战角度去探讨,如果想看类似评论,请关注其他的所谓影评人。我们的观众长期以来被情节片饲养到如此境地,从电影院出来只知道讨论剧情,就故事论故事,这是创作者的悲哀。但是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稍微进阶的观影者,首先牢记一点:无论任何电影,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情节上。
毫无疑问,比利林恩就是另一个版本的少年派。只是这一次,李安几乎抛弃了他以往最为擅长的画面直接表意,代之以巨量的对白、直播式的运镜来讲故事——这几乎是电影叙事的大忌。是李安退步了吗?错,他在走一步险棋,他要探索120帧所带来的临场感,有没有可能改写电影语法的常规体系。银幕只是一个平面,在此之上展现的世界却要让人忘记自己身处现实。电影屏幕的2d属性,决定了它吸引观众不能靠生拉硬拽,只有潜移默化,所以传统的电影强调隐喻,通过构图、光影、物件、动作,从潜意识层面引观众代入。所以少年派用了老虎、大海、食人岛等种种奇幻场景来造梦,希望观者被吸引之后主动思考背后的深意——也就是“得意忘言”。但是,但是,如果有一种手段,可以直接把意灌输给对方呢?那么是不是可以把言抛弃?这就是李安在探索的。因为比利林恩和少年派背后的“意”,都是主角精神世界的选择过程,所以恰恰适合做此种尝试。有了120帧这个武器,李安不再需要把人物内心过分外化,他试图让你直接进入比利林恩的精神世界,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闪回硬切,因为现实中人的思绪就是如此不分场合的肆意奔流。所以才会有如此多的人物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因为现实中身处事件中的我们,吸收资讯的主要渠道,就是身边遭遇到的一个个人砸向我们的一句句话。李安想达到的目的,是观众在每一个情绪点上,都无限接近比利林恩,同呼吸共忐忑。120帧带来的那种无处躲藏的突兀感,非常贴合林恩在那样一个环境里的精神状态,令人在潜意识层面同步感受林恩那难以言喻的紧张。
好了,这篇文字最有含金量的已经讲完了,上述就是比利林恩这部电影最值得关注的地方。至于影片内涵,只要能看懂少年派的人,就会知道李安想表达什么。当然很多人没有真正看懂少年派,所以还是多说几句。一句话,比利林恩和少年派,都在讲一个主题,就是对人生意义的探究。两部电影的架构,都是把一个未经人事的少年,投入大千世界的惊涛骇浪中,给他投喂诱惑、危险、恐惧、欺骗、真诚、宗教、直觉等一系列饵食,然后让主角作出选择。为什么设定为少年?因为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型,体内的动物性和后天被赋予的社会性交战正酣,用这样的人物来探讨生命的意义才能切题。比利林恩最初的状态,是怀着朴素的价值观,姐姐的男友因嫌弃她车祸残疾而始乱终弃,所以林恩激于义使用了暴力。这场暴力的后果,居然是被强迫入伍,被投入更加暴力的地方。用更大的暴力去驯服暴力,这是讽刺,也是现实。这是第一道考验,如果之前林恩很确定自己砸车的正义性,那么到了战场上,暴力的正义性已经没那么明确。所以他需要一个导师来重塑信仰。关于那个隐喻菩提树的画面已经太多人说过了,就不再赘述了。我只补充一点,蘑菇是导师,同时也是林恩的超我。这里面有很多值得玩味的桥段,比如蘑菇说了句,我先去了,然后孤身越过了战壕,独自在危险地带盘恒了许久。这个画面的象征意义其实强过菩提树百倍,菩提树太浅了。所以当林恩独自冲出战壕去救蘑菇这个行为,可以理解为在那一刻他达到了超我的高度。在这个时刻,之前有些模糊的正义感和价值观,在行为和内心达到了高度统一。这是理解他最后为何重返战场的重中之重。这个“超越”,在少年派里是被李安用老虎来隐喻的。这就是李安毕生想通过作品来寻找的,生命的原动力,人生的终究意义。
所以,让我们回到剧情层面,当林恩得到了一次“中场休息”,可以对之前的人生做个总结,对之后的道路重新考虑的时候,摆在他面前的有哪些选择?有哪些诱惑可以让他放弃掉之前已经跨越的精神最高境界?其中最大的诱惑无疑是爱情。这种动物本能的引力,令他开始动摇。所以我们会看到唱国歌时他想着与爱人做爱的场景流下了眼泪。他与拉拉队员其实在幕间休息时其实已经初尝禁果,因为若未尝过便不会动摇。最后他对姐姐说自己可能要做一辈子处男了,这个设计,李安更多的是想让观众领悟其中的宗教意味。唉我觉得这样行文太啰嗦了,我就直接说结论了。林恩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不曾经历林恩所经历的超我状态,都不曾到达林恩所到达的人生高度。女友爱的是他的英雄符号,大亨在意的是林恩的所谓爱国表象,支持者们仰慕的是林恩的外化的勇气,甚至是林恩的姐姐,她似乎是林恩的救赎希望,但她吸毒者一般的外表和对性放纵的态度,其实代表了堕落和颓废,对于一个想要寻找人生终极意义的修炼者(林恩象征的就是修炼者)来说,这不是救赎而是逃避。其实林恩最后与大亨的对话已经说的非常直白:我真正经历过的东西,你想把它变成另一种东西,这是不可能接受的,情愿一点没有,也不愿意得到一点来改变本心。在这里李安也顺便抒发了自己电影生涯中的苦闷,我就不展开了,自己体会。看李安的电影,一定不要看表象,李安太喜欢设计一些暗语在作品里,可以挖掘的东西太多,随便说一个,林恩的战友为什么是七个?七这个数字在东西方文化里意味着什么?这七个人其实都是他内心的外化,每个角色代表不同的层面,而林恩,就是这个人格的灵魂(同时也是表象)。你觉得我在过度读解?随便举个例子,林恩坐在最外面的位置,想跟队长换位置,被拒绝:你必须坐在这里,为什么?你是门面,你是我们的外壳。这就是为什么队长一再对林恩强调,如果没有你,剩下的那些虾兵蟹将就没法活下去了。还有队长突然一反常态在饭桌上讽刺石油大亨,林恩对队长说,你说的太过了。这句话是应该由下级对上级说的吗?再比如房车里,林恩总是坐在最末端,面对着七人,这种画面表意已经非常明显了。所以最后一幕,战友们依次对林恩说我爱你,意味着林恩的修炼达成了小圆满(七这个数字就代表圆满),他终于摆脱了诱惑,坦然与自己的内心和睦相处了。
比起少年派,比利林恩在对人生究极意义的探索上更进一步。少年派曾经达到超我境界,之后却迷失于现实,以致终生悔恨,泣不成声“来不及好好道别”。而林恩避免了这个遗憾,他经历了百般考验,最终还是与导师“重逢”,找回内心的“老虎”。这反映了李安的成长。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给出了结论——
如果不是我要的,情愿一点不剩。
我不会再让你悄然走失,都来不及好好道别。
我爱你,我就是你,我要我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