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急着争辩

“每每想到宇宙浩瀚无垠、生命渺小偶然,人在浩瀚的宇宙中不过是一粒尘埃,世间万物从宏观上看都没有意义。”——李银河


“同志们,我参透人生了,一切都没有意义,我为什么还要来训练营,作业也不写了,我走了,有缘再会吧!”——沃兹基硕德


第一段话中的最后一句,世间万物都没有意义,有一个前提:宏观。而第二段话的主人显然忽略了这一前提。宏观上人的所有行为都没有意义,但人不是宏观的,人是具体的,一草一木、一言一语都能引起我们的触动,人是要活得具体的。就如善良邪恶,这两个词本身就十分抽象,放在具体情境下,总是有这样那样复杂的情况让人不能用这两个词来简单概括。


事实上,一个道理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解读,一件事用不同道理来解读得出的结论又不同。


这其中就在于不同人的经历不同,前提不同,导致一些差异的解读。也许大体上一致细节上不同,也可能整个结果都是相反的。


当有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时,人们是否第一时间想辩论一下?有一个观点“一流的大脑在思考,二流的大脑在辩论,三流的大脑在攻击。”其实,当我们真的以当事人的角度,那ta任何的说辞无论对错都可以解释的通,这是高认知人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兼容。


有人说,包容万物,是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二元对立一开始存在于小孩子的世界,大了之后会好一些,但有时仍然会掉进它的陷阱。


当我们想要通过辩论来证明自己是对的时,想想是否是二元对立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