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奠宙先生在给“文字代表数”中给出了按照下面的顺序来进行教学:
第一:用字母代表任意的数。
第二:用字母代表一类数。
第三:用字母代表一类数。
第四:用字母n代表自然数。
张奠宙先生还建议教学中先介绍字母可以代替任意数。然后是一类数,最后是特定的未知数。
在俞正强老师的《种子课2.0》中有一篇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实录,看后深受启发。
体验一:用字母表示不确定的数
俞特利用极简单的材料———信封,从学生已知确定量的表示入手,不断改变,从清楚的看到放的粉笔数到躲起来放粉笔,让学生猜猜放了多少支,通过活动得知“不确定的量用字母表示”。这个过程是孩子们通过活动体验到的。
体验二:同一个事件里,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这次俞特利用了自身资源———头发。在轻松的对话中,体验到了在同一个事件里,不能用同一个字母表示不同的对象。能够想象出氛围融洽,幽默。
体验三: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这次活动从两个信封之间的关系谈起到利用现场的材料,我们看到了俞特的功夫,这种信手拈来却也恰恰正好的材料,让我为之惊叹!
俞特善于从及其简单的材料出发,在轻松愉快的对话的氛围中,把课上的生动、有趣而且深刻。这是俞特内在渊博知识的沉淀,带领孩子们领悟到了数学的魅力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