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也不知道起个啥名,就叫个日期吧。
今天晚上听李老师讲了几个字
说实话每次听李老师讲话,都能思考一些东西,让我感到一种感觉,就是曾经接触过的东西,如今有了一种加深印象的感觉
—学习
真的把东西学到身上,
什么才算是学会了呢?是看懂了书吗?还是只是说说嘛?
我也在思考我一直请求的分享会讨论会为什么总是不被重视?我希望我的小组能够彼此之间讨论学习中的问题,或者分享自己所学到的重要的一些点,而我组组长却丝毫不在意,每次我跟他谈关于会议的事的时候,他总抛开这个问题,宁愿把这请求改为游戏也不愿重视一下讨论时间,后来便不再多说了。我喜欢和人讨论,和人交流分享,可这里不适合,所以我在我组员包括组长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联系了德瑞,我申请了多次才可以参加他们的会议,可以听他们的分享会,更是和文凯学长加深了友谊,见识到了更多。在听了一次的过程中,我还是如旧在会上给学长提问题了,这是我的习性,我喜欢在会上提问题以及回答问题,一方面原因是我不喜欢只听,喜欢讨论,另一方面就可以加深印象,能让我真正学到一些东西。而不是在我听完了之后问我自己学到了什么,自己什么也不知道,我在会上必须要收获点什么,这样才不费我待得那么长时间。
我不知道我是否讲清楚了这个讨论和分享交流的重要性,但我想我已经把这个过程深深地融入到我的学习中了,我的生活中了,并以此感到开心,能有这个与众不同的能力。
关于讨论和分享会的重要性除了之前本已有的认知还有从书中认知到的,我在通过云辉学长而第一次进入三月9楼的自习室时,在晚上9点40左右的时候,我意外的被邀请来讨论,第一次说的时候我很紧张,因为很陌生,但一会我便适应了,并觉得很开心,第二次晚会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和大家有说的了(尽管都是学长学姐,噗哈哈),我们一起笑,讲好玩的,或者有趣的知识,也听学长的恋爱事迹,真是一个很棒的经历,所以如果我以后带团队了,我一定要这样做,让我的组员真正的是真正的能学好并且开心。无比感谢云辉学长。
自检
生活的抉择,不做羊群行为
羊群中会有一个头羊,头羊做了什么,后边的羊一定会做同样的事情,哪怕头羊要跳崖,后边的羊也一定会跳
老师说了一个例子,一个同学为什么要进三月,他说我同学都想进,这就类似一个羊,而我仔细想了想,我进三月的时候,我班的所有人都不想进三月,学姐还说我们普院的目前进不了,而我当时虽然很怯懦,但我还是明确的告诉了她,但我能进,不是因为有什么特殊,而是我有进三月的必要理由,可以简单的说我来这个科院就是为了进三月,不然我根本不可能来这个学校,那我为什么要来三月呢,我想从三月得到什么呢?这个问题啊我在来这里几个月前便思考的很清楚了,理由是我喜欢软件,我想通过软件编程做出对人类人们有用的便利的,能给人带来幸福的东西,再简单点说就是狂妄的想要改变世界,Do a difference,开复先生的这句话让一直铭记在心,并以此不断的做着计划和计划的适度改变,并以此做出切实的行动。
那么思考一下我为什么要回家呢,你回家干什么呢?
这个我也思考好多天了,然而这个原因完全没有改变,因为1,我不想再拖了,考虑到之后要把中心放在软件,专业,高数和英语上,我把这个寒假当做一个改善肤质(最好能够再减一下肥,这个尽量,)的重要时间,2,我不喜欢节省,所以我想试着去开源,正式的认识一下关于开源的事情,这个也是关乎到之后的理财能力,以及其他附属的隐含的能力。3,只是附属的,我希望在开源的时候也能学点java和PR吧,只是为了不那么生疏我就很满足了哈哈。
所以我到底要什么,三月能给我吗,这个问题毫无疑问,我丝毫不后悔,因为我很明确我想要得到什么,所以即便我寝室的好朋友都选择不回家,我也毅然要回家,一个人技术的增长固然很重要,这是硬实力,在硬实力上我绝对要争先,但我不追求到完美。而且我也很重视软实力,我不要做码农,我要做一个有综合实力的人,要有领导力,认知力,沟通能力,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人。能够成功的人绝不是只会技术,看马云,他的技术可真不敢恭维,但他有领导力,会讲故事能把优秀的人集中,正所谓会用人。而那么多技术人才却不能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才能也有一部分原因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