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常态化的备课内容
——“教育科研常态化”系列谈之二十六
备课不仅是为教师,更是为学生;不仅是为教师“教好”,更是为学生“学好”,教师的“教”应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好”是为了“学好”,所以应“以学备教”、“以学导教”。 那么在备课中需要经过怎样的一个过程才能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在备课的时候需要做些什么?备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南,备课时应认真理解课程标准,为自己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找到坚实的基础。课程标准对各个知识模块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建议进行了非常精辟的阐释,细细研读,便可轻易实现各个知识模块之间的沟通与整合,对备课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材内容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吃透教材是备好课的关键。拿到教材后一定要先对本册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特点及内容结构有清楚的认识,对整个知识体系有全面的感知,再针对上课内容进行具体解读。如何理解教材呢?初读文本,掌握全貌;逐节细读,理解内容;统观全文,弄清主题;结合实际,确定重难点和双基。例如:初二法律常识开篇课——前言,让学生弄清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道理。可以书本第3页漫画“视而不见”作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思考“视而不见”,反思“视而可见”,并提出问题:如此危险,此人是知险而行,还是不知其险呢?“视而不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反思:“视而可见”情境是怎样的?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样的课堂教学既紧密联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又加强了学科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关心生存环境,关注社会焦点,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也是教师教学最后要落实的结果。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目标过高,教学目标达不到;目标过低,学生感到没味道。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分析教学内容之前,就必须弄清楚为什么要安排这些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获得什么;弄清楚课程的教育目标是什么,本学年(学期)、本单元(章节)的目标是什么,再思考本课时的基本目标,把握教学目标的适切性。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要具体、可察、可测,要分层,以便于分类施教,也便于自己和他人评价。
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制定要准确。所谓目标准确,意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是低标准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准确且注重实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相应内容的整体要求和本节内容的实际应达到的目标,切忌以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取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在教学设计中起着方向性的作用。其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目标的指向作用。它能把师生的注意力引向并集中在行动目标上。二是目标的激励作用。有价值的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难度适宜的目标能鼓舞学生为获得成功而努力。三是目标的标准作用。目标一旦设定,就为评价教学的效果——目标达成度提供了判断尺度。
四、学生情况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这一主体而进行,所以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学”的过程。在准确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就要思考如下问题:什么样的学习目标适合学生?怎样帮助学生最快最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具体而言,诸如哪些方法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该让学生自主发现、自我构建,哪些问题可让学生提出,哪些内容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哪些疑难可让学生自主解答,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哪些地方学生的理解会浮于浅层,停留表面,学生可能需要点拨、引导;哪些地方学生可能偏离主题较远,需要及时拨转方向;哪些语言含蓄处、文本空白处、意境深远处、情感共鸣处、认识分歧处可拓展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对话,激发创新的火花。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没有掌握的是哪些知识?哪些新知识学生自己能够自主学习?哪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通过对学情的了解,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很好地把握教学的起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突出教学的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关注个别差异,设计不同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要细心观察,并充分估计。要打破传统教学的“一刀切”教学观的束缚,采取“分层教学”、“分类施教”。
1.设计课堂教学分层
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备课时要因人而异地设计教学环节,做到扬长避短、分类指导。课堂的提问,新旧知识的迁移,新知识的讲解等方面,都要针对学生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使能力较强的学生发展了思维,能力中等的学生产生了兴趣,能力较差的学生掌握了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提高。
2.设计课堂练习分层
练习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技能转化为熟练活动的过程,是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练习。教师可针对本班学生的学习差异,设计三个层次练习,即: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通过分层练习,使各类学生学有收获。
3.设计作业分层
布置作业是检查教学质量及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手段。作业的布置不应整齐划一,在掌握各层次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后,可分层设计。将作业分为A、B、C、三组。A组为基础,B组为中等,C组为最佳。通过分层作业设计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落实新知,充满对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志趣的基础上备课,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教案,才能备好课,进而上好课,达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境界,为培养当今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五、教学方法
从目的与重难点出发,结合学生实际与自身课堂常规,设计教学的程序,找准知识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平台。教必有法而无定法。只有体现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根据教学任务、学科性质、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等,进行教法设计方法选择。灵活运用各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精心备问题的设计、备情境的创设、备引导性的语言,让学生通过自主提问、讨论、选择、创造、领悟、体验等过程,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创造,让学生自觉的生成学习方式和选择学习方法。使课堂教学在充分预设中不乏生成,充满活力。此外,还要准备有关教具、设计板书和语言的技巧等,要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努力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以及传统教学手段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学习。
六、教学评价
适当的赞赏和批评是催化剂,过多的赞赏和批评是速杀剂,有效地评价给课堂教学画龙点睛。一节课,什么时候开始评价?怎么评价?谁来评价?事先有个底。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评价方式也确实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使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更能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评价作用,准确适当地评价每一个学生。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
1.评价一定要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
尊重能够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潜能生。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个性,我们不能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尊重他们在学习中的独特感受。例如在学习《望月》一文时,执教教师让学生以月亮为本体说出一个比喻句,学生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说出来一个又一个新奇的比喻:“弯弯的月亮像一只香蕉。”“月亮像一个大烧饼,被人吃掉了一些,就只剩下弯弯的一块了。”“月亮像一个人的脸,吃胖了,就圆起来;饿瘦了,就不圆了。”“月亮像一颗硕大的夜明珠,照耀着广阔的大地。”“月亮像一个羞答答的小姑娘,只在夜晚时出来。”“月亮像一个车轮,从天空的东方滚到西方,天就亮了。”这些句子或是从月形,或是从月色,或是从月亮出现的时间都对月亮进行了恰当的比喻,更难能可贵的是有的还是出自一些潜能生之口。执教教师对这些句子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作出高度评价。那几个同学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小手又一次更高举起,急于说出他所想出的又一个句子。此刻,执教教师从他们渴望发言的眼神中看到了尊重的神奇力量。尊重往往会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氛围,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总能够本着尊重的原则去评价每一个学生,相信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学习语文。
2.评价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学习过程中,给予他们适时、适当的鼓励、表扬、赞许,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动的、充满童趣的评价方式,更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跃跃欲试,大受激励,也会使课堂学习充满生机与活力。有位教师在学生听写词语时,常常是写对了,奖励一颗小红星;写错了,送给他一面小黑旗。在朗读课文时,学生读得非常好,奖励一个笑脸图案;读得一般,是一张平静的脸;读得有些结巴,则是一张愁脸。而且小红星、笑脸达到一定得数量,可以抵消黑旗、愁脸。这种充满童趣的评价,拉近了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课堂学习气氛愈加浓厚。
3.评价要因人而异
评价学生要因人而异,而不能所有同学采用同一个尺度,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应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后进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赞许是他们心灵的甘露。在课堂上把更多的关注投向那些学困生。遇到他们举手要求发言,总会给他们机会。但有一些同学总是由于这些学困生的发言迟缓,急于代他们说。这时老师说:“大家看,他今天能举手,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勇敢,再把这个机会给他,我们也会看到他的聪明。”同学们不再出声,耐心地等待他的发言。之后,对这个学生正确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在这样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中,学困生消除了内心的自卑和局促,在课堂中品尝到被人尊重的喜悦,感到自我存在的真正价值,会变得越来越自信。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当学习表现的确有水平或见解独特时,同样要给予热情的肯定,以激发他们更大的向上动力,促使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再求上进。
4.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学生表现欲极强,教师的表扬能让学生产生心理的愉悦,同学的肯定,更能让他看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这会让使学生越发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在课堂学习中,经常让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选出最佳组员;班级各小组之间互评,选出优秀小组。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愈渐强烈,好学、争上的氛围逐渐形成。学习过程中,也变得很愿意倾听他人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形成了民主的课堂氛围,也使学生在竞争意识的引领下不断上进,不断超越。
5.对学困生注重纵向评价
学困生因为成绩落后,总觉得自己进步的希望渺茫,也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也会越来越缺乏自信。因此,教师对他们应注重纵向评价。课堂上,将他们的发言、任务完成等情况,与原有基础相比较,哪怕有一点点的进步,也应及时予以肯定。久而久之,他们会从自己的点滴进步看到前进的希望,心灵逐渐走出自卑的阴影,获得向上的动力,对学习渐渐产生兴趣。
七、教师自己
备课时,教师应结合自己的特长,有效的利用好教材,以备在教学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创出自己的特色来。如:你足智多谋,可以以“理”服人;你活泼好动,风趣幽默,可以玩中教,乐中学。总之,你是学生生命乐章中跳动的音符,你如何谱写,就将有怎样的乐章。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情感的交融,特别是引入,突破重难点和评价三个环节,师生的面合心里,就是课堂教学失策的开始。老师在适当的时候也“疯一疯”,“装装傻”,师生之间的距离就会更近。当然,情感不能强作,“皮笑肉不笑”,不如不笑。
八、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构建要遵循教材的特点,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教材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程序,教师要理解多种教学策略,灵活运用。
1.导入环节设计
设计生动的导入环节,采用情景对话,设置悬念、故事导入等方法在设计上力求新颖有趣,生动活泼,且能直奔主题,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良好效果。
2.紧扣教程中心
整个教程要紧扣中心找准突破点设计问题、质疑的话题,找到课文的“空白处” 拓展延伸,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交流等环节,达到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产生课进行趣正浓的良效。
3.做好结课设计
一节课的结尾是由课堂走入生活的桥梁,因此课的结尾处更要匠心独具,达到课结束、趣犹存的良效。结尾处激思,围绕一个中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他们拓展思路;结尾处激情,教师能把握好时机,用发自内心的情感,围绕课文的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收到课虽尽而情未了的效果;结尾处激趣,注意因文制宜,适当沟通学生的生活积累和阅读所及,扩充领域,开拓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教学设计是对课程的二次开发,是一个指导性的动态方案。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要关注以下四个视角:
1.从课程性质看
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什么:突出课程性质、重视思维训练、开发学习资源。教学设计必须要突出课程的性质,强化思维训练,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学会正确地理解和得体地表达,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2.从学生学习看
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怎样学:激发主体意识、转变学习方式、引导自我评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要做到合理、有效,教学设计就必须激励、唤醒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性学习,自觉评价学习的效果。这样的设计方能取得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了解学生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或阶段特点;二是学生的学法类型及现实适应性;三是学生的知识、智力和思品等方面的现实水平或状态,包括集体的和个人的。了解学生要靠平时大量细致的观察、对话及教学反馈,也要靠理论学习和理性分析。
3.从教师教学看
教学设计要关注教师怎样教:目标清晰适当、重视课堂生成、注重精讲精练。理想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实现教学相长的动态过程。每一位学生都是课堂上主动求知、探索的主体,教师是这个动态过程的创设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教学是丰富生动的,教师除了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外,还必须在设计中注意做到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课堂的互动生成,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精讲精练,落实“三维”目标,做到教得生动,学得活泼,轻负担,高质量。
4.从课堂文化看
教学设计要关注师生生命成长:体现民主和谐、构建对话机制、追求教学创新。教学设计要关注师生生命成长。课堂教学设计要倡导民主和谐的课堂文化,在教学环节安排、教材处理、课堂导入、教学策略、指导学习、平等对话等整堂课的设计中,体现对教师、师生、生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师生的生命生成,追求教学创新。
十、教学方案
实录式教案设计称为“详案”,多表现为师生问答式,这种形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削弱了师生交流的质量,降低了教师随机应变和灵活调控的能力。应该设计结构式教学方案,也称预案。预案设计宜粗不宜细,理清整体思路框架,整体把握教学进程。多设计话题性、开放性问题,设计活动板块、设计主问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平台。为学生提供广阔思考的空间,设想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使教学过程成为多向交流。
1.写教案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