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忽然有一点灵感,自己建立一个关于学习的思维模型,并以自己学习和练习“核心基础运动”为例进行阐 述。
这个模型包括以下四步:
1.辨析资源,选择方向。
2.发掘激励,明确目标。
3.找到方法,实践要点。
4.知行合一,正确反馈。
先说第一步:辨析资源,选择方向。
现在是信息或者知识爆炸的时代,无论你想学习哪方面的内容,都能够网上或书店或学校找到学习资源,因此 我们常常遇到的问题是对资源进行分辨,选择到正确的或者说适合我们自己的。对此,我认为最好是听从一下 牛人或者专业人士的看法。比如,想健身了,比较正确的就是找个正规的健身教练,或者在分答、在行、知乎 上付费请教下。也就是对于要学习的知识进行一下大致的了解和学习。我之前也有不少认识误区,比如对运动 就认为去跑去动去练就行了,结果腰肌劳损、膝盖疼痛等等。自从端正了学习的态度,我就先是在网上搜集一 些知识点,可谓总说纷纭,但也各有道理。直到有个比较专业的健身网友推荐了一本书《核心基础运动》,我 从图书馆借来看了看书中的核心理论比较科学,另外又对照看了一本《1㎡硬派健身》,觉得也很受启发。两 者都深入了解了一下,感觉自己的目标一是需要适度减肥,二是保持身体健康,而增强肌肉是次要目标,再考 虑自己马上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出差,于是选定学习方向为《核心基础运动》,出差也随时带着,在宾馆也可以 练习,且不需要器械。
第二步:发掘激励,明确目标。
许多人在学习中不能很好坚持的两个原因就是没有明确的目标。我认为明确的目标其实就是帮助我们选择方向 的,也是用来减轻学习压力、抵御拖延症的。第一步所说的学习方向是一个比较大的学习对象,而学习目标就 是这个大的方面的具体的可以量化和细化的小的学习对象,也就是能够看得到的。这样的说法是比较理性化的 。实际上我们往往是因为一些感性方面的原因产生了拖延甚至抗拒目标达成的隐蔽心理,这时就应该对应的使 用感性方面的办法来自己进行刺激或者心理暗示。还是以健身为例,因为曾经有过将近一年的腰肌劳损且略有 驼背,所以我对《核心基础运动》声称的治疗背痛和纠正驼背的效果所吸引,这就成为一种激励手段。另外, 加入小密圈的坚持运动30天活动,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措施。
第三步:找到方法,实践要点。
不管学什么,都是有方法的。这从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各种学习就能体会出来。当然,不是以考试成绩为唯一 目的。学习的方法有许多种,就针对学习过程而言,有分解学习任务、沉浸式投入(学习空间和环境)、群体 式学习、规律式学习等。但是当我想到在健身学习和练习时,最有效的却是上学时就知道的“找到要点”。比 如,学习《核心基础运动》基本式时,最重要的是重心不能落在前脚掌而是脚跟,为此膝盖需要略弯曲但不能 超过脚尖。又如学习基础第三式时,书中提醒“双脚抬起至15°停住时要并拢膝盖”,练习时确实感到膝盖的 是否并拢,腿部及背部中间的肌肉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这些都是要点,也是真正有效的方法。对于这种肌肉练 习类的学习是这样,对于理论或知识的学习也是这样,只是这时这个要点换了个名字——“思维模型”或“心 理表征”。不重视思维模型的人,就好比上课时记下了详细的笔记;而重视思维模型的,就如同上课时跟随老 师推导思路一起思考的同学,对知识理解的更深刻明白,自己也能举一反三。
第四步:知行合一,正确反馈。
对于学习来说,理论知识和实践就是不断交错前行的,这个道理不用多说,很多人都知道。王阳明的著名思想“知行合一”也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其实,真正的学习过程中,知行总是不能合一才会帮助人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或者说知行合一是相对的、动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用系统控制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形成闭环反馈,学习的结果促进行动,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检验的效果反馈回到我们的大脑中,判断所学的知识点是否有谬误,并以此进行改正或坚持下去。这之中,检验点的选取很重要,否则会形成错误的反馈。那么如何选择检测点呢?我认为就是要从目标来看,从行动或者实践中找到判定目标是否达成的关键点。比如《核心基础运动》一书中有一个鲜明的提法:“感觉到这些肌肉在身体里的位置”,另外“不当的姿势会开始让你感到不舒服”。这种检验点的选择就比较有效,能够帮助形成正确的反馈。许多人都知道一万小时定律,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刻意练习,而刻意练习与学到的知识之间的不断反馈也就是促使学习者进步的知行合一。
以上几步就是我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学习这件事的一种思维模型的总结,文中着重讲了一些我们在学习时不怎么注意的地方,因而可能不够全面,或者说有需要商榷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