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大夫家出来的时候,夏衍还蒙的。她实在不能理解一张在后世常见的药方,在这竟然这么值钱。夏衍一路傻呵呵的回了自个的院子,直到坐在断腿凳子上才回过神来,一拍大腿,有了这些钱,买田盖房,温饱问题解决了!得嘞,明儿就找村长去!
第二天一早,夏衍早饭都没吃,怀里踹了四五个银锭就出了门。
村长姓柳,是银芽村的大族的族长,住在村'中央那颗大柳树边上。夏衍进了村长家院门,就见着院里蹲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长的白净可爱,头上扎着两个小啾啾,正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看见夏衍进来,就仰着小脑袋问,“秀才姐姐,你有事吗?”
夏衍知道这是村长家的小孙子,小名儿叫满墩,是村长二女儿的孩子,从小都是村长带大的,他父母都出意外没了。
“满墩你在干嘛呢?”
“我正学写自己的名字呢,祖父说明年满墩就七岁了,就给满墩起了个新名字,叫柳旭言,姐姐你说这名字好听不?”
“好听呀,可好听了!”
听了夏衍的话,满墩立马喜笑颜开,嘴角两个小梨涡可爱的不行,彻底融化了夏衍的慈母心。
村长听见院子里有人,就从屋里走了出来,见夏衍同满墩说话也没阻止,待两人说完话,村长轻咳了一下。
夏衍转头看见村长严肃的站在屋门口,赶紧上前见礼“见过村长大人,小子无礼了。”
“无需多礼,进堂屋来说话吧。”说完,村长就进了堂屋。
柳村长曾是读书人,还考上了秀才,方圆百里的村最希望考个官的,谁料进士考之前家里出了大变故,父母意外双忘,头一个孩子早产没保住夭折,夫郎因为生孩子大出血坏了身体,差点也跟着孩子一起去了地府,柳村长焦头烂额,哪里还有精力去考试,结果这一耽误,就这么半辈子过去了。
现在柳村长已经年过半百,早就歇了读书考科举的念头,本来两个女儿小时候都送去读过书,可惜都不是读书的料,后来想着培养孙女吧,谁知道,两个女儿没生出一个孙女,愣是生了三个小子。
前年二女儿带着夫郎回岳家拜年,半路遇上土匪失了性命。痛失女儿的柳村长彻底放弃了读书改变家族命运的念头,大女儿一家在镇上做点小生意,日子过的还不错,二女儿家就剩下一个小孙子,柳村长就从镇上搬回了村里,当了村长,养大了小孙子。
夏衍从前身的记忆中翻找了关于村长的信息,呃...都不是什么好回忆,显然柳村长对夏衍的印象也好不到那里去,也不知道托村长办的事能不能办。揣着忐忑不安的心,夏衍进了村长家堂屋,村长坐在上首,见夏衍进来示意她坐。夏衍坐了个椅子的尖尖,规规矩矩的低着头,有种小学生见了老师的模样。不得不说,村长的气场还是很大的。
“夏秀才,有何事?”村长语气平平,面无表情的问夏衍。
“村长大人,是这样的。之前家母留下的房产和地产因小子生活困难,都暂时典当给了村里人,现下小子手上有些银钱,想着可否请您出面,帮小子和村里人说一说,小子想赎回这些房产和地产,毕竟是祖产,流落在外实在是对不起祖宗。”说完夏衍都不敢抬头看村长的表情,生怕被村长看出自己假假的悲伤表情。
村长沉默了片刻,“好。后晌你来我家拿房契和地契。”
夏衍惊喜的抬头看着村长,结果就看到村长已经端茶送客了,夏衍赶紧收敛了喜悦的心情,恭恭敬敬的给村长行了一礼,留下赎回祖产的一百两银子就告辞回家了。
走出村长家大门,夏衍才堪堪反应过来,村长这是有多不待见自己,竟然连口水都没给她喝。不过能答应帮她 拿回祖产,也要万分感谢村长了。这么一想,夏衍高兴的哼着小曲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