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1、图灵机器人CEO俞志晨在《华商启示录》进行节目录制时,提出一个预言:“未来,机器人将无处不在”。同时他也立志,要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观众也被他带来的3款机器人,灵活地与人交互而震惊。
当主持人间接问及他是不是愿意跟女机器人恋爱时,他的回答是:可以这样说。他认为当人与物体之间相处得足够久,感情足够深的时候,情感有了牵绊也是很正常的。
2、当网友提问:人类是否有可能是外星生物打造出来时?他的观点是有可能。因为也许我们现在的生活,可能只是别人眼里的故事,只不过是维度不同。
3、此时主持人又询问了一个问题:如何看点富士康裁员6万员工事件?
富智康位于昆山的工业区已经辞退了6万名员工,并部署4万机器人代替生产,加快电子行业战略转型,以此降低劳动力成本。那么,未来的很多工作是否将会被替代?
俞志晨回答:这种情况在未来是不可避免的,现在的情况是人类做决策,人工智能做辅助。二将来的情况应该是人工智能做决策,人类做辅助。所以在未来,任何职位都有可能被替代。现在的客服就已经在减少,企业已经开始用人工智能代替。如百度外卖现在就已经采用AI技术。而在未来,任何职位都有有可能被替代,包括主持人。每个行业只会留下顶级的精英来传道授业,这样就能达到无论任何阶层都能用最低的成本共享同等的知识。
我也承认,他的这种预见确实是未来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即使不是他在进行这些事情,也会有其他的人去接替他,将这些事情持续下去。
已经有了那么多关于机器人的影片上映过,并且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又有谁敢断定,随着科技的发展,不会出现像《终结者》、《大白》、《我的女朋友是机器人》、《哆啦A梦》这些影片中的机器人出现呢?
那么,当机器可替代且超越人类时,我们到底该如何自处?
如果这种失业潮无法阻止,企业将面临转型,企业升级就必须智能化,很多高精尖技术显然是人工无法替代的。既然是这样,人类最大的优势到底是什么?
我们是否在已经提前预见到未来结果的时候,可以提前准备自我拯救?
在短期内,机器人是无法完全替代人类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去努力成为行业内的专业人才,去拥有足够的话语权,这样,我们才不会轻易地被替代。
毕竟,人的思想和创造力,才是让人类繁衍亿年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