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艰难的爱,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容易的恨,因为它操作简单,使人坚信错不在己,并且使自己更有力量。但是结果却是相互伤害,两败俱伤。即使在斗争中赢了,但在今后出现风吹草动,内心还会动荡不安,出现沦陷。
信任与信赖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条件。
信任是有条件的,工作关系属于信任,存在利益关系而选择合作;信赖是无条件的,交友关系属于信赖,交友的理由如:”“我喜欢你这个人”、“我觉得和你相处很愉快”之类简单的内在动因,并不要求我对你好,你一定要回报我什么。
要想得到别人的信赖,首先要做到信赖他人。信赖不要求我怎样对你,你一定要怎样对我,信赖所建立的基础是:即使你背叛我,我也依然选择信赖你的。
这样表达听起来像任人宰割的羔羊,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实践的人势必会受到欺骗。但是,这样做的前提是你认为此人值得结交。所以在你选择信赖的同时必须具有承担风险的勇气。即使受到欺骗、背叛,不应出现负面心理,更不要将自己封闭起来,逃避人际关系。
经历好似情景剧,意识好似观众,经历是客观发生的,对于观众,它没有任何意义,观众往往太投入,将自己陷入其中,潜意识给经历赋予了“”想要的意义“”,使得逃避人际关系的理由合理化。
“我选择信赖”是我的人生课题,别人的反馈是别人的人生课题。有时我们执迷于自己心目中的道德、正义,强加要求别人,认为别人也应如此,可是往往事与愿违,结果反倒伤害了自己。
醉心于正义的人无法认同异于自己的价值观,最终往往会发展为“正义的干涉”。其结果是让人对整个群体失望,人与人的关系更加疏远,社会变得更不和谐。
社会就像是人为画出的圆,不可能是完美的,人们能做的只是一点点的修正,做得比之前更完美一些。要想让社会变得更完美,我们必须先容忍不完美,具备追寻幸福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