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写长篇了,都忘记怎么写了,或者说压根就不会写。
下午看了一个电影,是老唐推荐的《丈夫得了抑郁症》。在推荐的三部影片中,却唯独被这部吸引。在看的过程中,很难过,因为,我在男主的身上看到了曾经自己的影子。看完电影才知道,那段时间,我原来得了抑郁症。
“如果你的家人或者重要朋友,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你会怎么办呢?”
“曾经是非常健康爽朗的人,变得爱抱怨消沉,你会怎么办呢?”
影片的开头,丈夫站在自家阳台上,对着刚起床妻子说“我不行,我想死”。妻子一脸震惊,看着丈夫痛苦不堪,从心里生出悲凉。“这个可能就是‘现代’这个时代独有的,无论是谁都有可能会发生的病症,抑郁症。”
丈夫在一家网络公司做外资,每天面对的是顾客的投诉和上级的刁难,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刚开始的时候他没有放弃,一直用乐观的心态调侃现状,对自己说“Don’t lost heart”。当老婆的漫画得不到别人赏识时,他会说,“忍耐,如果你懂得忍耐的话,承认的那一天总会到来。”当老婆为了维持生计,不想画色情漫画时,他又说“你肯定会好的,我会努力赚钱,你就画你想画的漫画就好。”他每天都会换不同的袜子,吃不同的奶酪,一天一换,但每周固定,做事情一丝不苟,生活被安排的井井有条,不允许出差错,凡事追求完美,努力并且认真。
渐渐的一切都变了,病症来的也太快,就像“龙卷风”。我们常常把事情的变质归结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然也不能忽视其他稻草长年累月做出的努力。在影片中,其他稻草象征一个声音,这个声音一直在拷打他的意志:责任全在你。这句话就够了,这句话,完全就可以消磨了他的意志,打垮他的积极性,可以让一个人瞬间变的唯唯诺诺,坐立不安。
这个声音,在每个人心里都会产生回音:我怎么这么没用,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我还能干什么呢,以后怎么办呢?逐渐演变成自己问自己:你的未来怎么办呢?
后来丈夫不再乐观,有一天下班回家,对着镜子问自己“已经不行了吗?”一个人挣扎过后,才会对自己说出这句话,“你已经不行了,你坚持不下去了”。这不是疑问句,这是无奈悲凉的肯定句。
终于有一天早晨,丈夫不知道自己该穿什么颜色的袜子,不知道自己该吃什么材质的奶酪,尽管这些答案在冰箱上写着,丈夫看见之后也不想遵守。上班之前扔垃圾的时候,“顺便”把自己也丢进了垃圾站,只剩一个声音在脑子里不断地盘旋“责任全在你”。影片中,丈夫双膝跪地,眉头紧锁,精神恍惚。
这是向生活妥协的第一步:算了,不再那么较真了,不要把每天的“行程”安排的很满了,不要对自己几乎“苛刻”的严格了,得过且过吧。可是所有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所有的转变都有落差,是没必要遵守之前自己世界的“规则”了,是放弃了一些信条,但还是存在“不甘心”啊。
终于,丈夫在妻子的“威逼”下,向公司提交了“离职申请”,但是交接工作还要一个月,并不能立刻走,还需要忍受一段时间。
“能够全部都扔开去想着逃跑的人就好了,偏偏你老公责任心这么强。”
“内心坚强的人才不会向压力认输。”
这是我们这样人的通病吧。爱坚强,也可以说故作坚强,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认为就算有很难过的事情,散散步,也是可以消化的。从来不跟别人诉说自己真实的想法,从来不想跟任何人诉说自己的压力。所有的事情,只要给我做,只要是我负责,就会说“好的,我来做;好的,我来承担责任”。也从来不考虑自己做不到怎么办?自己承担不起怎么办?因为在内心深处,有一股劲儿,永远在向自己说“加油,没什么好怕的,你可以的。”
可是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会出一些差错,尽管做完了,还是得不到认可。内心倔强,不肯寻求帮忙,最后终于坚持不住了,你也问了自己一句:已经不行了吗?
不与人诉说,不寻求帮助,并不是怕人瞧不起,而是觉得说了也无济于事,所有的事情压在心头,不想连累、拖累任何人,写在脸上的永远是“平静”,尽管内心波涛汹涌,尽管脑子下一秒就会崩裂,尽管痛不欲生。该来的你来就是了,我自岿然不动。
影片中,医生对妻子说,“不要对抑郁症的患者说‘加油’,说些无关痛痒的话就好了”。当我们在坚持梦想的时候,想离开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来给你“加油”,来鼓励你不要放弃,来信誓旦旦的说“度过这个时期就好了”,甚至来向你表明“这个问题是走到哪里都会遇到的,是迟早都要解决”,来替你做决定,来摆出一副“如果放弃,我都替你惋惜”的表情。更有人会告诉你“放弃证明你没有能力”。这些话看似是对的,但毫无用处。对一个深陷痛苦不能自拔的人而言,就是雪上加霜。
没有切身经历过别人的事情,就给别人的人生下结论,这是人惯有的做法。就像郭德纲之前采访的时候说过,“其实我挺厌恶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你身上的血还没擦干净呢,他就叫你勇敢,这样的人你要离他远一点……因为人都是这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些人一味的认为自己是客观、不带任何主观色彩来帮你判定事实,可没有替你摆脱现状的困境。为什么会举棋不定呢,因为你在受现状折磨的时候,又觉得别人说的话,都是对的。这样来为难自己,何必呢?所有的人都可以张嘴说话,发明观点,因为言论自由,但是没有人可以为你尝试,所以你不得不“背负”言论自由下的痛苦。
影片的最后,丈夫的抑郁症好了。他说,“那段时间一直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一直在否定自己,一度想自杀。一直都在追求完美,但是突然有一天想到世上没有完美的事情,也是可以接受的,从没有像现在一样觉得活着是幸福的。”
电影看完了,这虽然是一个故事,但是影射了很多人生。也许其中的某个片段就是真实场景。每个人都想得到认可,都想实现自己的价值,或者换一句话,都想让别人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压力究竟是因为能力不足,因为责任心太强、凡事追求完美,因为爱钻丝牛角尖的性格,还是因为这个人内心本来就脆弱。不得而知,或许这些“因为”发生在一个人的身上就成了抑郁。
在社会上生存的人,肯定都会遇到挫折,但是希望每个人都会调解。就像张嘉佳说的,“这件事情不做我会死吗?不会,那就去他妈的”。对呀,所有的事情用“去他妈”的就可以解决啊。为什么要用别人的眼光来衡量自己,为什么要用别人的语言来为自己加油打气,为什么要活在别人的“阴影”下乞讨生活,真的乞丐都比你快乐。这样的坚持,这样的不舍,这样的追梦之路,还有什么意义呢?
经历过之后,就会淡然,就比之前看的更开,就会活得更洒脱。就会知道,别人说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嗯,自己。可以怀疑自己,但永远不要否定自己,更不要用现状去衡量自己的价值。只要活着就有价值,只要活着就有意义。千万记得,要明白的活着。之前一直在强调,“努力没有错,只要去做,总会好的”。直到现在才发现“活得明白才是最重要的”。
请千万记得,要明白的活着。
照片来自ONE。
2016-07-23 小丸子爱吃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