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人格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对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和私密信息等私生活安全利益自主进行支配和控制,不受他人侵扰的具体人格权。
入简书三年多,做编辑已是二年多。曾经在今年2月发文《节奏》说过日常审稿简信截图的事。
可能所有伯乐里我是个性最孤僻的,文字在我眼里无比美好,我有自己想在文海完成的梦想,有自己的一份固执和对文字的敏感。我的审稿工作不需要被夸赞,只是想安静地做一个编辑,每一篇我收录的稿子都会认真对待,也都希望有一份好的成绩。
但我更不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编辑:
没有底线地捧高一位作者,我不会;
错字连篇、词句不通顺的稿子不予修改就直接推荐,我不会;
频繁要求推文的作者依旧接受投稿,我不会;
恶意攻击编辑和伯乐的作者,不会忍气吞声,我会直接拒绝或者拉黑;
来编排我们伯乐推文安排,虚情假意的作者,我会直接不予理睬!
人与人之间是互相尊重的。敬人者,人亦敬之;不敬人者,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作为编辑,我们也是简书的普通作者和读者,我们有自己的隐私权。请不要随意地把我们的审稿建议,甚至于赞赏留言截图公开发表,并予以无聊的渲染和另类的评判,这些不代表作者的成就和失败。作为一个真正的写手,应该看重批评建议,然后在将来一鸣惊人,而不是止步不前,还固步自封,研究怎么才能被伯乐推文!我很想问这些作者,你有花多少时间在阅读上?你又有花多少时间在练笔上!你知道我们伯乐每天的阅读量是多少?我们在读书写作上的时间是多少?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有多严苛?我们每天查原创要花多久!
我有95个专题,其中54个是我自己创立的,整理我个人文稿的专题,或者是我的征文活动专题,还有一些是我支持新人写作的消零点赞专题。另外的二十几个专题是需要每日审稿的,剩下的一些专题是创立者已经离开简书的。我每天的审稿时间几乎占用了我的全部业余时间。我没有时间给自己找气受,我会避开负能量爆棚的作者。
再谈一下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是承认的,文人傲骨我最欣赏。我欣赏的作者基本都是淡泊名利,挚爱文字之人,偶尔的大作即惊艳四方,他们谦逊低调,文采飞扬。我不喜欢太过高调、热情,侃侃而谈的作者,编辑对接的是文稿,校对的是词句,其他都不重要。
编辑是绿叶是小草,可以说是幕后工作者。对我们编辑工作最大的认可就是作者们的原创作品得到嘉奖,获得读者们的好评。
有一个收藏在我脑海里的镜头,那是一个老校对老编辑,做了五十多年的校对编辑工作,他依然是默默无闻的那个人,但经他手出版的书籍已有很多。我惊叹于那些垒成小山的校对书稿,我眼前都是那些他挑灯夜读的画面。
作为编辑我只想要默默无闻,因为我只是简单地爱着文字,我相信文字也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