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说到汉武帝刘彻身边的这些女人,很多人就知道卫子夫和李夫人独受皇帝的宠爱,倾国倾城。很多人不是遗忘了陈阿娇的存在,只是想起她的时候,只会淡淡地说一句:因为阿娇是个妒妇,所以被打入冷宫。
我只是觉得这么说实在是太不公平。说句实话,汉武帝身边这么多女人中,我最喜欢的是陈阿娇。一半是怜香,一半是惜玉吧。
过河拆桥的“姐弟恋”
初识阿娇,是来源于那个“金屋藏娇”的典故:
此典故载于班固《汉武故事》: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年四岁,立为胶东王。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曾经以为这便是所谓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开端。可是,这却是注定了阿娇悲剧命运的开始。最后那个说要给她“筑金屋藏娇”的男人,只不过把她当成了一个获取政治利益的筹码。
阿娇是高傲并且高贵的,因为她有资本。
陈氏是西汉皇族:汉文帝是她外公 ,汉孝文皇后窦氏是她外婆,汉景帝是她舅舅。
生来就是公主,品貌才学兼有。历史书上说阿娇“能文能武”,是一般皇亲国戚中的男孩子不敢招惹的对象。其实,阿娇或许对汉武帝一开始也只是出于姐弟情谊。只是阿娇一直有一个当皇后的梦想,然后看刘彻混得好,就把希望寄托在了他身上。
不过,阿娇想当皇后也是正常的,她从小就是那么高贵的出生,自然追求的也是更高的地位。阿娇对汉武帝很多时候是以姐姐的眼光看待弟弟,当然也跟小时候汉武帝喜欢跟在她后面“姐姐长”、“姐姐短”的喊有关。
阿娇从小就在皇宫里长大,在长辈那里自然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都是受到保护的。自然心思单纯,不懂什么套路心眼,就总是那么直来直往的。还有不是说了嘛,她小时候就很有自带男孩子的性格嘛。所以对刘彻,既然拿他当弟弟看待,自然很多时候都是“心直口快”了。
但这刘彻当了皇帝,肯定是不愿意的。也许刚开始的时候表面上还愿意逢迎一下,不过长此以往总是感觉“伏低做小”,肯定渐渐地心里就开始冷淡了。
而且,当了皇帝谁不指望有个后宫佳丽三千,而且阿娇因为这样的性格,也不是在那方面特别合他胃口的,更加是不喜欢。当然这里有一个阿娇不孕之谜。
可以推测几种说法:
一.刘彻不想让阿娇怀孕,因为如果生下太子,感觉是外戚干政。因为窦漪房的专权,汉武帝曾经差点失去自己的皇位,他可能从小就能意识到这些。他会感觉阿娇那边势力太强,而且他能当上皇帝也是依靠阿娇家里的势力。
现在既然当上了皇帝,总想要考虑考虑“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的手段了。毕竟,要守江山的事情总是要靠牺牲一些人才行的。
二 .阿娇可能相对来讲有些“性冷淡”。一般女人是因爱而性的,而阿娇其实一直看待汉武帝是弟弟,在那方面其实不是特别的在意吧。因为她更想要的,应该还是这个皇后的位置。阿娇心思太过于单纯,感觉在她的世界里,真的没有那么多顾虑心机,这也是她很吃亏的地方。
三.命中注定没有孩子。孩子到底是随缘强求不来的。或者也说不定即使有个孩子也会因为他们的近亲结婚出现点问题呢,这也是说不准的。
阿娇斗“小三”
阿娇只想要她的皇后的位置,她心思单纯,虽然性格看上去是非常强势骄傲的。但这样的人是斗不过那些有手段有心机的“小三”的。当然,在古代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更何况是皇帝呢。
我个人感觉卫子夫,李夫人她们后来者居上的那些女子,心机套路都比阿娇深。虽然看上去天真无害。放在当今社会,感觉有些“绿茶婊”。
更何况,她们还有推荐者呢。
卫子夫是平阳公主推荐的,而平阳公主是后来嫁给卫子夫的弟弟卫青的,也是为了政治利益向汉武帝推荐卫子夫。而且卫子夫是做歌女啊,自然给皇帝刘彻带来新鲜感了。歌女,整天混迹在达官贵人之间,自然是相对来讲比较懂男人的需求的。
李夫人,平民出身,父母兄弟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 后又是由平阳公主推荐给汉武帝,获封夫人,深得汉武帝的宠幸。
当然,这个李夫人还有兄长李延年助攻呢。
李延年陪汉武帝起舞,唱道:“北方有佳人,风姿绝世,亭亭玉立,回眸一望能倾覆城池,回首再望能倾覆国家,岂不知倾城倾国的祸患,只因为佳人难再得!”汉武帝叹息说:“好!世上真有这样的人儿吗?”
未见其人就已闻其名,汉武帝能不动心吗?爱慕之心自然更添一分,那层雾里看花遥想佳人的朦胧感更增添了想要一睹芳容的憧憬。
而那个李夫人也是很懂色衰爱弛的道理,以至于让汉武帝在她死后更是因为念惜佳人而对李家照顾。当然,那个卫子夫家里也是靠着卫子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
这些手段,这些道理,阿娇她能懂吗?阿娇其实她是“阿骄”。她多骄傲啊,她的出生就让她不愿意去取悦谁,她不是谁的玩物,也不是谁的工具。她就是她,拥有独立人格的陈阿娇。她不是那些出身平凡的女孩子需要高攀谁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她也根本不屑于那些所谓的“媚术”。
她太没有心机,太不懂手段。人家说她妒妇,只是她在乎的皇后地位在动摇,以至于最后她被打入冷宫。
阿娇她做错了什么?一个从小锦衣玉食的公主,以为一辈子都可以活在保护圈里,觉得自己不需要居安思危,觉得自己安安稳稳就可以安度此生的。没有什么野心,只是想就这样高贵的活一辈子。只是阿娇不知道的是,自己看错了人,刘彻不是什么简单人。阿娇至始至终,在这一段政治联姻里,没有收获到什么爱情。
如果说当初阿娇只是想当个皇后,不在意的话,是因为她对刘彻的感情出于一种血缘。但是后来,有了卫子夫、李夫人之后,阿娇有的是不甘心。不说别的,光这个出生地位她们哪一个比得上自己?还有恨汉武帝的负心。陈阿娇,不愿认输!
如果说阿娇对汉武帝只是有些不甘心的话,或许阿娇真正有过一个爱她的人。
一天,阿娇路遇临江王刘荣,刘荣突然问她:“小彻子窝囊废一个,有什么好的?”阿娇一惊,说:“他是太子,我日后就是皇后。”刘荣气愤地说:“你就知道当皇后!”转身就走了。阿娇怅然若失。
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那么这个刘荣便是真心爱阿娇的。还听说,后来他因为知道阿娇受委屈,便想叛变,想当上皇帝之后迎娶阿娇,不愿意看她再受苦。
江山美人,他只是想为搏美人一笑。阿娇或许亦是爱他的,只是错过了。
很多时候,或许很多他人弃之如敝履的人在另一个人那里便是捧在手心里的宝贝。所以说,爱情这种东西,还是要选择一个爱自己的人才好。与其对别人卑微屈就,还不如回头看看愿意给予自己温暖的眼眸。只是人这个东西,实在是太纠结了。
最后,留给阿娇的的确是一座“金屋”,只是藏着的是一个郁郁而终的女子了。这就是刘彻允诺给她的结局,多么讽刺啊。《长门》一曲,徒留后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