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也是一个人友善与美感的表现。我们与人萍水相逢时,往往就是倚赖礼貌来决定气氛愉不愉快。还记得前不久与老师和田小姐去“IC之音”录音,在电梯里遇到一对推娃娃车的年轻夫妻,您一看到车里的小宝宝,立刻对他的父母说:“你们的宝宝好可爱!”但对方同时都没有响应,连表情都没有。好不容易走到录音室,我说:“这对父母的反应好奇怪,他们至少应该笑一下或说声谢谢吧!”这时田小姐也说:“我也正想这么说呢!”可见,没有礼貌并不只是孩子的问题,如果越来越多的父母像这对年轻人一样,那下一代的孩子会失去榜样,社会的气氛可能就更不够友善了。
有礼貌才能让大家相处时不感到尴尬,而注意细节可以培养语言的美感。比如说,小时候我们都被教导了该如何正确地使用“你、我、他”,但现在的孩子却会指着长辈喊“你”,或指着爸爸对妈妈说“他”怎么样。更有些父母彼此提及子女时,用的是“你儿子”“你女儿”,好像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父母如果不能体会这有什么不适当,只要反过来想,你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跟另一个说起你自己时用的是“你妈妈”而不是“妈妈”,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种用法太粗糙。
也有很多父母说,时代改变了,这些礼貌都是细枝末节,没有太大的意义。老师您认为呢?一个简单的称谓不也能看出成人给予教育时是否正本慎始,是否帮助孩子了解长幼有序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