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这个动作比“别闹了”更管用
你遇到过下面这种情形吗?
就是孩子发起脾气来,整个就失控了,轻则大喊大叫,重则就地撒泼打滚,简直就是一个小无赖。
特别是孩子在公众场合闹情绪、失控的时候,真的真的太令人尴尬了。
这个时候,不少父母会试图很用力地批评、教育和立刻掌控孩子的行为。
还可能会忍不住对孩子吼:别闹了!
但是,没用。
事实上,2、3岁开始,孩子就会进入一个特别容易崩溃的阶段。
大人觉得很莫名其妙。可在孩子那里,许多小事情,被赋予了“我很了不起,我能够做到,我能行”的那个感觉。
孩子就是靠着一遍遍体验到这种感觉从而一点点建立自信心的。
一旦做不到那件事,他就会很容易感受到那些挫败。
接纳孩子的情绪。不去指责,也不用讲道理。只是守在孩子身边,静待孩子的情绪过去。
在孩子情绪不那么激烈的时候,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
当然,在孩子情绪稳定后,你还可以帮助孩子试着表达他刚才的情绪,这样做,可以帮孩子把情绪转化成语言,促进他们的情绪认知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然后,孩子就能一点点在父母的包容和帮助下,学会去耐受生活中随时随处会遇到的挫败。
当然,不止是日常生活中的挫败会让孩子崩溃。家长给孩子立规矩的过程中,也容易引发孩子情绪失控、大发雷霆。
孩子发脾气后躺倒在地上的行为,非常多见。
个动作其实有个更深层的意思:躺下来,从而可以让自己忍住不去擅自行动。再或者说,这更像是一种示弱和求助。
“怎么办,我好痛苦,我想做这件事你却不能满足我,我不知道怎么忍耐过去,你快帮帮我吧。”如果能够表达,那么这就是那个躺倒在地上、撒泼打滚的孩子的心声。
此时,大人该怎么办才好呢?
我们的建议是,蹲下来,守在孩子身边,允许他有情绪,接纳孩子的这个不管不顾的状态。
只要孩子的行为没有伤害到人或者什么东西,那么就不要去批评,去阻拦,而是真正的试着去理解和接纳。
假如父母一急、一打、一骂,孩子明明是在自我控制,反而被父母认为是坏事,孩子的忍耐力就锻炼不起来。当父母陪孩子忍过去了,孩子的忍耐力就慢慢加强了。
等孩子情绪稍微平稳的时候,你还可以试着用语言去沟通。
告诉孩子,“我看到了,你真的很想要……只是因为什么原因真的不能此刻满足你。”
这样表达你对孩子的看见和理解,哪怕孩子想要的东西、想要做的事没有得到满足,他的情绪也能够变得平稳,可以试着去接受那个自然而然的挫败。
孩子发脾气,是每个父母都会碰到的情形。在孩子发脾气的那个当下,很多言语都会沦为无效。此时,父母能够保持平静和足够的淡定,非常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所说的平静和淡定,并不是冷漠和冷暴力
大街上,一个宝宝趴地上哭闹,年轻的爸妈就站在几米开外的地方,双手别在胸前,冷眼旁观。
这种父母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觉得孩子的哭闹是装出来的,纯粹是在要挟自己。所以,坚决要冷酷以对,否则孩子可能就得逞了、就被惯坏了
其实,那个趴地上的小小孩,真的能想得了这么多吗?那多半是成年人的投射罢了。
那个孩子只是好像溺水一般,陷在某种痛苦的情绪当中,需要我们伸出援手
再退一步,就算孩子的确在以“哭闹”的方式要挟我们,那也不过是要引起我们的关注,想要得到我们的回应罢了。
所以,任何时候,孩子陷入失控的情绪当中,请一定不要袖手旁观。
假如是在公众场合,那么你需要把孩子抱到一个相对来说不那么打扰到别人的一个地方。如果是在家里的话那么就忽略这一条。
接下来,你可以平静地守在孩子身边,等待孩子情绪的释放。请注意,这里你需要做的是,要真正允许孩子去愤怒,允许他在你面前又是打滚又是撒泼的歇斯底里(而不是抱手站在一边,心理盘算着:我才不吃你这一套;跟我斗,没门)。
当然,在孩子情绪稍微弱下来的时候,你可以上前去抱一抱她。或者简单地抚摸一下也可以。
就这样,孩子其实很快就会安静下来。
心理学管这个动作叫做温和但坚定。
一,规则就是规则;
二,孩子,不要担心你的愤怒。不要担心你爸妈承受不了。我允许你有愤怒。这是很正常的一个事情。
这就会给孩子一个很好的安全感。
孩子长大后会知道,该遵守的规则就得遵守;同时,伤心和愤怒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既不会吞没你,也不会伤害我。
生活就是这样有爱有泪的复杂又真实的样子。
这样的孩子,他们以后面对生活,才会足够强大、足够皮实,从而去面对人生路上的各种挑战。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