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的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鲁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内心开始对结果有了过分的偏执。
“这个事情对自己没意义,就不做了;那个事情对我有好处,那我就去做。”
······
又是从什么时候起,每当我们行动之前,内心都要犹豫再三,思前想后、考虑这件事对自己有什么意义。
不是什么时候,你都可以顺利地找到“意义”,找到一个催促你行动理由。
自暴自弃之流看不到方向,因为他们的顾虑太多了。他们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他们不相信自己能够突破因缘的业力。这样,他们就顺利地找到了自我荒废的理由。
但谁又能找到“意义”呢。
“找到意义”,不过是“冷气”的托辞罢了。
事情不会等你整顿完备、更不会给你100年的时间用来找到意义再行动,它只会一视同仁地随时间而发展下去,不舍昼夜。
偏执于“意义”,就是一种自我怀疑与掩饰!
“只管向上走”,在自暴自弃者的眼里,看起来好像漫无目的,但至少,这表明了我们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可言、我们不会用虚幻地眼光去看客观的世界。
······
“意义”,可以是炬火,但不必是炬火。
黑暗中,不需光亮,我们也必须前行。
也许我们不知道向往的是何种光明,但至少,我们的心不属于黑暗。
舟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