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参考自《隐藏的论语》。
解读是个人暂时的浅见。
接下来的几章在讲当官一定是要顺应时代的,就是国家到底是正道还是黑暗,这是天命决定的,如果个人不能去影响它,只能顺从。
14.36
【原文】
公伯寮(liáo)诉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译文】
公伯寮向季孙告发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给孔子,并且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但以我的力量还能够把公伯寮杀掉,将他陈尸于市。”孔子说:“正道能够得到推行,是天命决定的。正道不能得到推行,也是天命决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
【解读】
这里当时就借一个小国的政局来分析,国家的廉明或昏暗,不是个人能掌控的,取决于天命。
14.37
【原文】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译文】
孔子说:“贤者避开动荡的尘世而隐居,次一等的避开乱地而迁居,再次一点的避开别人不善的脸色,再次一点的避开别人不善的言语。”孔子又说:“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
【解读】
那面对黑暗的局势,要怎么办呢?孔子就说了四种,最好的做法就是隐世,次点的方法就是躲避乱地,再次一点的就是从脸色上保护自己,再次一点就是从言语上保护自己。
14.38
【原文】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译文】
子路在石门过夜,看门人问:“你从哪里来?”子路说:“孔子那里。”看门人说:“是那个明知行不通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解读】
这里就说出了孔子的特点,虽然时代不适合,但他还是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不过当时也还没有到乱世的地步,只是不适合践行他的理想。
14.39
【原文】
子击磬(qìng)于卫。有荷蒉(hè kuì)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qì)’。”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译文】
孔子一次正在卫国敲击磬,有一位背扛草筐的人从门前走过说:“击磬人真是有心于世的人哪!”一会儿又说:“可惜,磬声硁硁而落寞。世人不了解你,那就顾好自己就是了。《诗经》上说‘水深索性穿着衣服游过去,水浅才撩起衣服趟过去’。”孔子说:“批评得真干脆啊!我无话可说了。”
【解读】
孔子希望他的所学能有益于时代,但是却没有机会,只能管好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