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的推进,随之产生了一些问题。
人口的流动必然带来管理上的问题。这里就住房问题的一个细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如果,低保户或者穷人由国家政策或者补贴优惠等住上了高档小区,和富人住在了一起。他们必然要出现许多矛盾,如何让他们和谐相处,不发生矛盾甚至争执,这的确是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应对的事情。
在我看来,政府是大有可为的,同时不可以单干,也要结合私营部门一起面对。
假设,在一个二线城市,在国家优惠政策下,一个村庄的居民由拆迁补偿,分配到高档小区。这些群体和本来居住在高档小区的人,如何相处,对他们整体该如何管理,都是个问题。
这是城市研究和规划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不是盖好了房子政府就不管了,人不是羊群!
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在我看来,解决这一矛盾要从体制,法律,和心理层次分析。
首先,从物质上,富人和穷人不是一个阶层。简单点儿说是不在一个圈子。所以,要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收入。让他们的生活需求一步步提高,缩短收入差距。这要从宏观上政策保护,估计私营经济发展,税收优惠,等。
其次,从法律上讲,规范社区的管理,如垃圾的处理,物业服务,水电设施的保障等。让居民享受无差别的服务。
然后,最重要的是从心理上,让富人和穷人做朋友。
比如,政府修建公共设施,如篮球场,足球场,让他们一起运动,可以增加交流的机会,彼此互相了解,增强信任。比如休闲措施,简单的休闲广场,运动器材,社区娱乐休闲中心的设立都有助于解决心里矛盾。
很多问题矛盾产生的根源在于沟通不畅!所以要沟通。
然后,我认为设立非行政性的基层组织很有必要,如小区管理委员会,平时作为居民与物业公司,以及其他部门沟通的代理人,还可以担任冲突调节者,当一个家庭内部出现矛盾或者两个家庭以及多个家庭出现纠纷时,就需要这种公开性,权威性,中立性的组织来协调问题。效率和方式会远远优于行政部门的执行效果。
总结来说,人的管理当然要从人的角度要考虑,解决。人群的管理不是一个简单的组织可以管理,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的积极参与。离不开法治建设,离不开素质教育,离不开优秀的主流思想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