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公里跑步达成后(5月21日),又经过1个多月的努力,和本周隔天一次五公里的超强训练,在昨天(7月8日)我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十公里跑。记得五公里的时候,我也写过一篇文章作纪念,现在看看里面的心得体会也完全适用于十公里的达成。无非就是有目标、有坚持、有困难、有解决、有奖励。
一、有目标
五公里完成的当天,回家路上我就兴奋的拍了一张KFC玻璃窗上格外招摇、诱惑感十足草莓冰淇淋花筒,把它作为如果完成十公里的奖励。但我并不知道自己的体力和耐力什么时候可以达到十公里的要求,因而没有马上定下十公里目标的完成时间。总之,看着诱惑冰淇淋,想着十公里的完成将会是自己的又一个里程碑事件就觉得心情不错。
二、有坚持
五公里达成后,又经历了16次距离长短不一的夜跑。总结下来,有两方面支持我坚持下去。
1.对跑十公里里程碑事件的幻想
我承认,除了十公里本身对我有价值意义,更重要的是我报了会减脂很多的幻想。事实上昨天跑下来一切并非如此,我并没有五公里达成后的轻,可以说体重和体脂率几乎和那时候一样,甚至还更重了一点点。但它确实是引导我快速达成十公里的一个因素。虽然被幻觉骗了,但有时候就需要骗骗自己,以便快速达到目标。
2.有固定时间有保底值的跑步
从最开始启动跑步计划的时候,我就一直固定时间,这样的好处在于轻易不会出现什么意外,自己也没有任何偷懒的借口。我选择隔天一次,最少三公里多则不限的跑步目标,基本上也都做到了。其实不论是跑步或者培养别的习惯,设定固定时间进行都将是坚持下去的一个保障,使得启动这件事情并不太难,拥有仪式感。
三、有困难
1.环境因素
但其实即便如此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6月下旬有一周频繁在我要夜跑的时间下雨,导致根本没法出门,本来也可以作罢,但好在家里有一台跑步机,因而也就基本上还是持续了,只是跑步机和路跑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启动自己站上去跑相对困难。
2.心理生理因素
谁还没个觉得累想偷懒的时候,作为女生谁还没个大姨妈不能跑的时候,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可以被原谅,但内心并不能放纵自己,一旦有机会还是要马上跑起来,否则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永别于跑步这件小事了。
3.无成就感因素
成就感不会出现在每一天,反复绕圈跑总归还是会厌倦的,加上频繁称重发现体重、体脂率几乎没变。反思一下应该和自己不太忌嘴以及没有做无氧运动有关。7月初加了一些无氧训练,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前期不加不是不懂健身步骤,而是每天时间有限,无氧和有氧结合运动且有氧又要到户外,怎么也得花费一个半小时。一直纠结,耽误了效果。而不太忌嘴确实是没啥借口可找,都是自己一口一口吃进去的罪恶。
四、有解决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当自己把它当作一件有价值有意思的事情的时候,必然就会想出一切方法让困难让路,动力足够大于阻力的时候是任何人也阻碍不了它前进的步伐的。虽然市中心过于拥挤没有很好的跑步环境,但还是顶着可能会吸入一些尾气的风险选择了不会出意外的小广场进行夜跑。到最后这周隔天一次五公里,大概每次都要跑七八圈,也是蛮无聊的。如果是街跑又担心不安全,跑步机则可能相对更伤害膝盖。
有时候你会发现其实根本不存在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如果非要追求完美那只能是不做,因而在其中选择一个自己最能承受的就好了。
五、有奖励
跑十公里也没什么了不起,在我开始跑步的时候我就经常在网上看到各种跑步爱好者写的十公里跑之类的心得,比我写的也好,但对于我来说,这是属于我的十公里和我的切身感受。从跻汾桥西跑到南内环桥下达到五公里后再折回,这样的跑步路径给每天跑圈的人换了一种方式,也算得上是新鲜感推动了十公里跑的完成。但给自己的冰淇淋奖励就在昨天可以兑现后,因为某同志的一句“白跑了。”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决定并已经换了一种更有意义的奖励方式——买了一双能记录跑步状态的智能跑鞋。虽然十来八块的奖励金瞬间变成三百块了,但还是蛮开心的。穿新鞋,走新路,没准儿下回我就也有勇气去参加马拉松赛挑战半马了呢。
加油,损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