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临时去给一个活动当了现场的中英翻译。
结果差点儿被现场的小孩子给“吓死”。
事情是这样的。
活动的前一天晚上,我才确切知道自己第二天有这么个活儿。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从头发丝到脚趾头都是拒绝的。
一般的翻译要求或是商务会议也就算了,看在朋友的面子上我很乐意救个急帮个忙。
但是当我知道活动内容是关于“莎士比亚和他的作品”的时候,我是真心地不想当这个翻译。
或者怂点儿地说,我害怕。
因为莎士比亚太难了,就算英语是母语的人都不一定多了解莎士比亚。
就像也不是所有中国人都读过或者都懂《红楼梦》一样。
当我知道第二天要去帮忙当即时翻译这件事儿板上钉钉了的时候,感觉自己灵魂都飞走了。
第二天的活动会有几十个家长和孩子来参加,外教讲授关于莎士比亚的主题内容,我负责翻译的第一部分就是他讲的内容,第二部分是主持人对外教的采访,第三个部分是现场提问环节。
现场提问环节需要随机应变我也就认了,可我连外教要讲的具体内容和访谈内容都不知道,没有拿到任何有帮助的实质性资料,因为活动太仓促一切都是临时决定的。
虽然我确实读过一些莎士比亚的作品,上学的时候也排过莎士比亚的戏剧,但是远没有信心能够当即时的口语翻译。
结果就是,前一天晚上回到家我开始恶补关于莎士比亚的知识,熬到凌晨四点钟才睡,查资料的同时,还看了几部关于莎士比亚的纪录片。
第二天上午,自己列了一些莎士比亚的关键词,预设了一些可能会问到的问题。
直到下午快两点的时候,我才拿到了一个采访问题的提纲,活动两点半就开始了,直到活动开始的前一刻我才看见了外教连夜做出来要讲的屁屁踢。
可是没有任何过多的时间做准备了,内心mmp、表面假冷静地被推到场上当翻译了。
随着活动的推进,现场小孩子们的表现让我震惊到都忘了自己内心的那点儿害怕和忐忑了。
到场的孩子8到10岁的较多,还有一些年龄小到也就比我的膝盖高一些,最大的孩子也就13岁左右。
活动开始的前半部分,外教与孩子们互动做游戏,完全没有我的“用武之地”,孩子们基本都能理解外教的意思,玩的很开心。
直到关于莎士比亚的内容和访谈部分我才开始翻译。
最开始让我震惊的是,外教放了一个莎士比亚戏剧的视频片段,其中一个最难的问题是“这个片段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外教开玩笑地说:“这个问题很难,如果你们有人能回答出这个问题那你就可以上来当老师了!”
结果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立刻举起手来,并用一连串流利标准地英语正确地回答出了这个问题。
不是一个一个的单词蹦,而是用有逻辑、有语序的“完美”英语进行了回答。
外教老师也被“吓到了”,冲到小女孩身边把自己手中讲课的笔递过去,示意她上台,现场的所有人都鼓起了掌。
到了自由提问环节,更是一个接一个地“震惊”。
在场的学生,完全没有以往大家印象中所谓中国学生内敛害羞的那一套,反而是提问的时间最后根本不够用。
除了学生们的积极踊跃,让在场所有人更难以相信地是,孩子们提出的问题的质量,深刻到就算是很多大人都问不出来。
比如:
“莎士比亚和他同时代的作家相比有什么不同?他作品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老师您喜欢《仲夏夜之梦》吗?如果喜欢,最喜欢的角色是谁?为什么?”
“我非常喜欢写作,通过读莎士比亚能不能帮助我提高写作水平?有哪些是我可以学习的?”
“您认为通过看莎士比亚的戏剧有助于莎士比亚作品的阅读吗?”
......
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有些让外教都犯起了难。
还有个小学生人家自己直接用流利的英文提问,根本不需要我翻译。(我很怀疑还有很多学生其都可以自己来,很可能是大家“可怜”我站在台上没事儿做怕我尴尬😏)
家长们也“不甘落后”纷纷向外教提出问题。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家长问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古诗词,比如唐诗、宋词等,而莎士比亚作品中也有很多古英语和诗词,我儿子今年十岁,现在他开始读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因为我们家长不是特别懂,所以想问问外教,对于十岁的孩子来说《十四行诗》适不适合阅读?”
听到这个问题的一瞬间,我满脑子都是:我c,十岁的孩子就开始读莎士比亚了,而且还是《十四行诗》?!还让不让成年人活了?
整场活动下来,幸好“不辱使命”顺利地完成了翻译任务。
可是这场活动带给我的震惊,直到现在都还没散去。
以前是真的不知道,现在的小孩子居然已经厉害到了这种程度。想想自己十岁的时候在干啥?玩泥巴?
就算都三个十岁了,还觉得自己浑浑噩噩、一事无成的人也大有人在吧?
可能我们会归于时代的原因,现在孩子的家庭条件越来越好,有更多的机会受更好的教育。
可我并不觉得这能解释一切。
如今想要提高自己、学习一种知识、get一项技能并不需要花费很多钱,很多甚至能在网上找到免费资源。
可很多人还是废柴一枚。
就像大部分人虽然都有钱买得起莎士比亚的书,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坚持花时间读下来一样。
别说莎士比亚了,看看自己桌子上、书架上买的那么多、却从未开封过的书就知道了。
所以,可别把所有的锅推到人家“时代”的身上。
多反省反省自己吧。
可别等到小孩子把你“拍死在沙滩上”,自己却还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流觞阵地微信公众号:taku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