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逢年过节祭祀祖先,我的家乡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种面食,我们称之为粿。制作的过程按照我们这的方言,叫“做粿”。
有些人家做的粿叫红桃粿,有的人家做的叫薯粉粿,我们家很少做红桃粿,因为我奶奶说红桃粿因制作粿皮的原材料原因口感比不上薯粉粿。逢年过节,我奶奶总是会叫上家里人,在节前几天开始做粿。
薯粉粿的制作程序并不复杂,揉面,调馅。但是看似简单,要做到粿皮入口软糯不粘牙,馅料香油而不腻,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制作一个薯粉粿,让人吃后竖起大拇指的关键在于粿皮,粿皮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这个粿是否能赢得赞美,我奶奶做粿的时间超过20年,她老人家揉的粿皮,没有一次会让人失望。薯粉粿皮的制作,首先将薯粉倒入铁盆中,冲入开水,然后稍微拌匀,其次需要番薯,红番薯、黄番薯均可。我奶奶总是喜欢用黄番薯,而不喜欢红番薯,她说红番薯做出来的粿,颜色太艳,不好看。将番薯入锅蒸熟后倒入铁盆中揉碎,与薯粉、水一道和成面团。我奶奶制作粿皮的时候,要下多少薯粉,倒多少水,并没有具体的数字,而是全凭自己的感觉,20多年做粿的经验让她达到了心中有粿的境界,她每次做粿的时候,我都会在旁边打下手,这么多年耳濡目染下来,我终究和不了那层粿皮,惭愧。
粿皮决定口感,而馅料就决定你是否能将一个粿完整吃下。馅料的材料没有具体规定,虾米要下多少,香菇要不要下,全凭各自喜好,但有一样是必须得下,那就是米饭。有些人家用的是糯米,有些人家用的是粳米。我奶奶一般用的是糯米,她说粳米没有糯米的香糯黏滑,糯米更能提升整个粿的口感。
我奶奶还是一位调馅高手,在她调的馅料里,虽然只是用到四至五样普通材料,具体为花生、虾米、香菇、猪肉、芹菜末。但在调制好的馅料里却充分将各种材料各自的特点发挥到极致,花生的脆、虾米的香、香菇的鲜、猪肉的肥、芹菜的爽,再加上糯米饭的软糯,一口咬下去,根本停不下来。
馅料的调制相较于粿皮来说,较为简单,只要把握好盐和油的分寸即可。
我奶奶每次做粿,数量不会低于100个,由于她做的粿无论是外皮还是内馅,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俨然是粿中之神,所以每到做粿的时候,亲戚朋友都希望能吃上几个,而我奶奶因为他们的夸奖也很自豪,所以每次做的量多,要送的人也不少。
以前要吃到香糯不腻的薯粉粿总是要等到逢年过节,但到了现在,我奶奶说要吃就说,想做就做。近几年,奶奶做粿的数量已经逐年下降,随着她老人家年纪的增加,已经渐渐有点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