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朋辈压力”,人们的脑海中浮现的大多是一些负面的东西,例如:初中生结交社会上的“不良青年”,从而染上吸烟陋习;本来不会说脏话的孩子因为处在一个爱说脏话的朋友圈中而变得满口秽言......
诚然,“朋辈压力”会产生不少负面影响,但同时,它也可以促成很多正向的改变。“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孟子幼时贪玩,因为住在坟地附近,他就学会了和伙伴们一起玩哭拜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了集市附近,孟子又和伙伴们一起玩杀猪的游戏。孟母再次选择搬家,这次搬到了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同学们一起学习礼节和知识。在这个故事中,孟母自始至终都没有对孟子的行为进行直接的干涉,而是通过改变环境进而改变孟子的“朋友圈”,达到了间接矫正孟子行为的目的。
身处“微信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朋辈压力”,克服懒惰,提升自我,影响他人。当你加入了一个“读书分享微信群”,你就会在同伴们对某一本书的激烈讨论中不自觉地脸红---因为自己对那本书知之甚少。进而可能产生一种“危机感”,害怕自己不能和大家愉快地交流书中内容而被“抛弃”。于是你开始找来那本书认真阅读,并渴望和群里的朋友进行分享和讨论。这就是“朋辈压力”的魔力:它迫使我们观察别人,模仿别人,以获得那十分宝贵的“归属感”。
当然,对“朋辈”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在目前所处的环境找不到归属感,或者明显感到身边的“朋辈”消极悲观,那么就不要一味地去迎合他们。试着去寻找和自己拥有共同兴趣的、积极乐观的人吧!人最伟大的权利不就是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