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真实的自我

怎么找?从哪里找?为什么找?找到之后呢?当在听第二遍的时候,这些问题逐一“冒出水面”。许多个问号❓,看起来有些无助,平静一会儿,饮杯清茶,冥想…呼…呼…呼。。。

醒后,再回想刚才的疑问,第一个浮现在脑海里的是“陪伴”,也许是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也许是老师的某个话题把我带了进去。

带孩子与陪伴孩子表面一致,但意义不同。作为家长,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找回真实的自我”中套用在这里能够给我带来的信号是贴近孩子,用同理心陪伴孩子。其实真实的自我也是个“小孩”,只是通过社会的揉捏与时间的洗礼给自己盖上一层又一层的“膜”。孩子们心灵纯洁,别无杂念,他/她喜欢你并不是因为你有这层“膜”。

回归话题,首先要有意识到找回真实的可能性,找到自己的“焦虑,孤独,失落”,意识到今天的我可能不是真正的我,今天的我可以改变。

其次要有“停一秒钟”的正念修炼方法,遇事做到先冷静,再处理,而不是直接习惯性的处理。

再次,要开放心灵,要认真体会到看一本书或看一部电影所带来的感受。

正视身体,情绪或好或坏的变化,通过觉察,承认,接受,行动,欣赏和感谢,有意识的知觉每一个“下意识”的反应或决定并充分的感觉和经验。不断探索背后更本质的价值,阶段性设立有价值的目标,通过自我价值的提升,并与他人建立心灵链接,一旦心灵链接建立了,深层次的合作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