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革命学校的建立与革命文化人才培养
“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相继失败,革业斗争的屡遭挫折,使孙中山深刻认识到:没有坚强的军事力量作后盾,革命是难以成功的。他痛感亟需培养自己的革命军事人才和革命文化人才。因此,1924年1月24日、2月4日,孙中山先后下令创办了两间革命学校: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前身)和国立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1924年11月3日,孙中山临行北上之前,亲临黄埔军校作告别演说,并雇船把国立广东大学师生接到黄埔,和黄埔军校师生一起听他的演讲。孙中山说:“诸君今天在这地听讲的,有文学生,又有武学生”,“黄埔军校的武学生,都是从各省不远数百里或者数千里而来,到这个革命学校来求学,对于革命是有很大希望,很大抱负的;广大的文学生,今日也是不远数十里到黄埔来听革命的演说,研究革命的方法,对于革命的前途,也当然是很有希望成功的”,他希望学生们能“把各人的自由、平等,都贡献到革命党内来”,“这样革命才能指日成功”。[1]可见孙中山创办两校以培养革命和建设所需人才的用意。因此,作为革命学校,两校具有了不同于一般学校的突出特点: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和军事教育并重;中山大学也除旧革新,注重学生的革命思想文化教育。革命与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有力地推进了学校乃至整个广东地区的革命文化建设和革命文化人才的培养,对广东革命文学的提倡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一节 黄埔军校:政治教育开先河
黄埔军校作为一所新型的陆军军官学校,与传统的军官学校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效仿苏联,建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制度,实行军事教育和政治教育并重的教学模式。政治教育注重对学生的政治信仰、文化知识的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的革命政治、文化人才。
孙中山是本着“以俄为师”的方针,创建黄埔军校的。为此,1923年8月,他特派以蒋介石为团长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2]赴俄考察学习,决心运用苏俄红军“宣传感化”[3]的方法,训练出“党的军官人才”,“组织有主义的军队”。[4]因此,黄埔军校建立伊始,便在校内成立国民党特别党部,且直属中央党部,同时实行党代表制。党代表的主要职责是“为贯输国民革命之精神,提高战斗力,巩固纪律,发展三民主义之教育”。此外,党代表还负有“实行各种政治文化工作”,“研究并考查官兵思想及心理”,“指导其(所属部队)政治工作”的职责。[5]政治部则协助党代表的具体工作,对党代表负责,专司党务、政治训练、宣传教育、教材编纂、图书管理等事宜,[6]对内“负有政治训练或指导之责”,对外“负宣传组织及政治指导之责”。[7]
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孙中山亲临演讲,阐发了办校的宗旨。他说:“中国革命十三年,一直到今天,只得到一个空名”,“完全是失败的,就是到今天,也还是失败。”原因就是“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还说:“做革命军的根本,还是在高深学问”,“有了高深学问,才有大胆量,有了大胆量,才可以做革命军”,并希望两校的学生“在求学的时代,能够学得多少便是多少,只要另外加以革命精神,便可以利用;如果没有革命精神,就是一生学到老,死记得满腹的学问,总是没有用处”。[8]孙中山的这次演说为军校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思想基础,铺平了道路,有利于军校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1924年2月10日,军校通过的《陆军军官学校招生简章》,将对三民主义的态度列为招考学生的首要条件,坚持贯彻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培养革命的军事和文化人才。军校政治部成立后,实行的政治教育又把科目分为三大项:识字教育、政治教育和特别演讲,主要向学生灌输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和马克思主义,对不同的革命思想兼容并蓄。军校的《政治教育大纲草案》明文规定,军校的政治工作要以总理的遗训为最高原则,并进一步阐明军校的政治工作就是要“使学生彻底了解本党,总理学说与三民主义之根本原理,本党全国代表大会与执行委员会宣言决议案之要点,尤其是本党党部组织对于农工运动之态度”。[9]除了注重三民主义、三大政策教育以外,学校还注重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这是因为军校的政治工作是在国共合作,且是共产党人主持下展开的。此外,大多数国民党人也接受了这一宗旨。校长蒋介石就说:“总理手创之三民主义,诚不同于共产主义,而其为革命的主义则同。总理深知必能包括共产主义始为真正之三民主义”,[10]“你们要晓得反对共产主义,就是反对三民主义,怀疑共产主义,也就是反对三民主义”。[11]党代表汪精卫也指出:“本校学生……,除切实接受党的训练,努力研究本党主义,凡本党之一切出版物皆须细心阅读外,更必须注意世界潮流。所以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书籍,以及表同情于本党或赞成本党政策而极力援助本党之一切出版物,除责成政治部随时购置外,本校学生皆可购阅”。[12]
基于以上宗旨,军校规定开设以下政治课程:早期有《三民主义》、《帝国主义的解剖》、《中国民族革命问题》、《社会发展史》、《帝国主义侵略史》、《中国近代民族革命史》、《各国政党史略》、《革命革命史略》8门;随后又增加了《中国国民党史》、《社会问题》、《社会主义》、《政治学》、《经济学》、《各国宪法比较》、《军队政治问题》、《党的组织问题》等18门;1926年以后又增加了《苏联研究》、《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不平等条约》等26门之多。特别演讲方面,既有国共两党的领导人和政治教官孙中山、廖仲恺、戴季陶、胡汉民、周恩来、李济深、恽代英、熊雄,萧楚女的政治演说,也邀请国共两党重要活动分子和社会名流谭延闿、张静江、毛泽东、何香凝、鲁迅、邓仲夏等作专题讲演。演讲内容多数“是围绕着世界形势和中国的国情,用革命理论武装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革命理论知识,树立学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3]的革命精神。1926年11月19日《黄埔日刊》还登出特别演讲的题目和演讲人。军校的政治教育和特别演讲,大大活跃了学校的政治气氛,促进了学生思想的革命化。
除了课堂理论教学和政治演讲之外,政治部还以革命为内容组织讨论会,采取政治问答的形式向学生传输革命政治文化思想,并且特设政治问答箱,以引起学生之研究兴趣。[14]军校还先后编纂出版和散发了大量的政治书籍和革命刊物。编纂的书籍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政治问答》、《党的常识》、《国民革命》等10多种;出版的刊物有:《黄埔潮》(半周刊)、《军人日报》,《黄埔周刊》、《中国军人》、《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周刊》、《黄埔日刊》、《黄埔旬刊》、《革命军》、《民众的力量》、《赤潮》、《革命画报》、《士兵之友》(壁报)、《革命之声》(壁报)、《满地红》、《赤潮》等。散发的政治书刊有:《共产党宣言》、《建国方略》、《向导》(周刊)、《民国日报》等。这些刊物的政治思想宣传和革命文化传播,遍及学校,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丰富了他们的革命文化知识,在学校内形成了良好的阅读风气和浓厚的革命文化氛围。此外,政治部还组织学生志愿工农运动,组织宣传队以谈话、讲演、文艺表演的形式向工农大众宣传革命。1925年1月,政治部组织学生成立了“血花剧社”,演出自己编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剧目,也经常组织学生编写和教唱革命歌曲,以文艺的形式宣传革命思想,使宣传变得生动活泼。革命战争期间,军校的宣传活动还深入实践,一方面对发动群众支援战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也在群众中宣传了革命思想和革命文化,使整个广东地区形成了浓厚的革命文化氛围。
——————————
[1]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告别演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合编:《孙中山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7月版.第264-271页.
[2] 孙中山:《在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的演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告别演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合编:《孙中山全集》(第十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7月版.第290页.
[3]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45页.
[4]《向导周报》.第110期.
[5]《国民革命军党代表条例》.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第139-140页.
[6]《陆军军官学校组织条例》.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第125页.
[7]《政治部服务细则》.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第125页.
[8] 孙中山:《在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的演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合编:《孙中山全集》(第十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7月版.第291-297页.
[9]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教育大纲草案》.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第189页.
[10] 蒋介石:《忠告本党同志》.陈以沛、邹志红、赵丽屏主编:《黄埔军校史料》(续篇).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版.第398页.
[11]《黄埔军校国共合作历史实录》.政协广州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广州文史资料》(第27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3月版.第40页
[12]汪精卫:《汪党代表训令》.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第79页.
[13] 陈宇:《中国黄埔军校:走进黄埔军校的风云岁月》.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44页.
[14]《政治问答箱办法》.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第2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