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用文字记录人间百态。
——彭斋
【一】
村里的派出所来了新人。
所长把新来的愣头青安排给老刘。
老刘瞥了眼来人,凑到所长旁边低声说了句:“这种来镀金的,就别给我了,省得被吓跑了又怪我!”
新民警小张神色微变,后槽牙咬得嘎嘎作响。
老刘不以为然,基层工作本就繁杂,从前分的好几个新人,都因为条件艰苦,没多久都找关系调走了。
所长拍拍老刘肩膀,语重心长:“小张可是名牌警校毕业,主动申请来咱这儿,你可给我带好了!”
所长走后,只剩老刘和小张在办公室。
办公室不大,年头久远,墙面斑驳掉漆,东墙角开始渗水,报了几次维修,修修补补又是一年。墙上挂满各种宣传文件和锦旗,靠里长桌上摆满各种材料,靠墙有个档案柜。临窗放了电烤炉和饮水机,平时有群众来访,基本都在这儿接待。
老刘打量着一身笔挺的小张,白白净净细皮嫩肉,实在不敢相信他体能课成绩优异。不过那神情,倒是不孬。
正想着分配什么工作给小张,手机响了。
找寻多日的犯罪嫌疑人终于露面了!
老刘直接往外冲,临出门,看到小张一动不动,想了想,随手一指:“把这堆材料熟悉下,其他等我回来再说。”
小张昂首挺胸,回答得干净利落:“是!”
老刘去开车时,看到后视镜的自己,突然想起当年。
他刚分到这儿,好像比小张还紧张。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当年帅气的小刘同志,如今在工作历练中,成了黑眼圈中年老刘。
不知道小张同志能坚持多久?
老刘运气不错,赶到现场时,嫌疑人还若无其事打麻将,将人传唤回派出所,老刘和搭档老陈在审讯室一待就是大半宿。
起初心存侥幸的嫌疑人,在老刘和老陈的配合下,心里防线逐渐崩溃,全都老实交代了。
走出审讯室,两人精疲力尽,神情却很兴奋。
毕竟这案子跟了大半个月,没白费他们蹲在野外喂蚊子。
老刘同老陈打了招呼,折回办公室,大门紧闭一片漆黑,哪有别人?
估计去宿舍了吧。
想了想,老刘径直回了家。
一个大男人,还能丢了不成?
老刘回家倒头就睡,呼噜声能把天花板震塌。
换了旁人,怕是彻夜难眠。
可妻子睡得比老刘还踏实。
刚结婚那会儿,她也不习惯。
可老刘常常回家就是半夜,她总提心吊胆。
听到有呼噜声,才能安心。
知道老刘平安回来了。
【二】
第二天,老刘没看到小张,去宿舍一问,才知道他昨天根本没回宿舍。
这才半天,就吓跑了?
逃兵!
老刘在办公室门口站着,突然看到小张的黑色背包。
这孩子能去哪儿呢?
他掏出手机,想起没存小张电话,赶紧打给了所长。
没多久,人已经在办公室外。
“哟呵,你这速度可以啊!”
“少耍贫嘴,跟我走。”
难得看所长一脸严肃,老刘收起玩笑,跟着所长上了警务车。
老刘边发动边问:“往哪走?”
“县医院。”
“有案子?”
“小张在那儿。”
老刘一个急刹,停在院门口,“他咋了?”
“张大爷住院了。”
这哪儿跟哪儿?
“小张把张大爷气住院了?”
“不清楚,过去再说。”
从村里到县医院,通常得一小时。
老刘一路抄各种小道,四十分钟后,车稳稳停在县医院露天停车场上。
张大爷还住在上次的308床,人没醒。
上回住院放床边的绿植都还在。
小张缩在行军床上,睡眼惺忪打着盹。
正好赶上医生查房。
都是老熟人。
管床医生还是原来那个,轻轻叫醒张大爷,查体问证,一番检查下来,说还是老毛病,一会儿会开药。临走前,再三叮嘱,千万别让老人家再受刺激了。
病房里闹哄哄了好一阵,才又安静了下来。
小张早已被吵醒,被老刘悄悄叫了出去,二人去了楼道间。
“怎么回事,你咋和张大爷在一起?”
小张没有犹豫,脱口而出:“他是我爷爷。”
“你可拉倒吧,人张大爷未婚,连儿子都没有,还能有你这么大一孙子?”
小张急了,“他真是我爷爷!”
老刘见小张神情不似有假,心里暗自嘀咕。
这张大爷看起来多正派一人,难不成年轻时也有过风流往事,背着众人连孙子都有了?
不过这是人家隐私,他不好多问,转而问张大爷为什么又病发了。
“昨天他到派出所报案,说有人偷了他的猪。情绪一激动,就晕了。当时所里没人,我先带他去了村卫生室,村医开车送我们来的县医院。”
果然还是那事儿。
老刘心里有了主意,拍了拍小张肩膀,“一会儿不管我说什么,别插嘴。”
小张点点头。
回到病房,所长正和老张唠家常。
老刘清了清嗓子,笑着走过去:“大爷,您说那事儿,办妥了!”
张大爷来回打量众人,眼神有些困惑:“哦,那娃娃们都得上学了?”
老刘似乎并不意外,继续道:“那可不,他们都想来看看您!”
张大爷连连摆手:“我这糟老头子,有啥好看的,让他们好好读书。”
二人交谈的场景,熟悉而又透着诡异。
老刘仿佛彩排过无数回,看所长的神情,估计也知情。
小张一直沉默着。
后来,一连几天,都有不同的人来照顾张大爷。
有钱的找了护工,条件一般的就自己照料。
总之,张大爷的病床前,从没空过人。
隔壁床的病人家属可好奇了。
昨儿来那个是县里某干部,今儿来这个可是当地有名的大老板,这老头看起来和蔼可亲,没什么架子,着实不太像什么有身份的人。
虽然从没见到过张大爷的家属,可医院从来没催张大爷交过住院费。
中间床的家属耐不住好奇,某天路过护士站时,悄悄问起张大爷的情况。
护士们也说不清楚,只知道张大爷住哪个村,独身,这几年身体不好,经常住院,不过医药费一直有人在付。
家属也来问了好几次小张,可每回小张都只是笑笑,说不清楚。
出院那天,是老刘开自家大众来接。
来时空空如也,临出院了,老刘车后备箱和后排座位被塞得满满当当,小张坐后排怀里都还抱着东西。
张大爷住村东头,两间新修缮的平房,房前打了水泥地,屋后是菜地和鸡圈、猪圈。
安顿好张大爷,正要卸货,被张大爷拦住了:“我一个人吃不了这些,拿给娃娃们分了。”
老刘也没推辞,说保证完成任务,不过到底还是放了几箱牛奶到屋里。把张大爷扶到屋里,摊开那一大口袋,拿起里面的药盒,一一给他说清楚用法用量。
临近中午,老刘让小张陪着张大爷,自己到厨房生火煮饭,煮了锅白菜汤、西红柿炒蛋、凉拌折耳根,三人围着电烤炉吃起午饭。
吃完饭,老刘和小张就要告辞了。
老刘把剩下的补品都拖到村里的小学,给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卸了货准备要走。
突然有几个学生跑了过来,围着老刘和小张:“我们还是不能去看张爷爷吗?”
老刘弯下腰,和学生们平视,笑着回:“医生说了,张爷爷需要静养,等过些时候吧。”
从学校出来,二人没有回所里,老刘领着小张在村里逛,介绍情况。
不可避免,聊到了张大爷。
“你不可能是张大爷孙子。”
这会,小张点了点头。
【三】
“可没有张爷爷,也不可能有我的今天。”
原来小张是孤儿,当年靠着政府和好心人资助,才能完成学业。
后来辗转打听到资助人是张大爷,他老早就想着,毕业了一定得来这儿,给张大爷养老送终。
校领导本来打算推荐他到省城,得知情况,也只能同意。
起初看小张细皮嫩肉,还以为是城里哪家娇生惯养的少爷,后来在医院听他和张大爷的关系,老刘查了档案才知道,他竟然是个孤儿。
唉,只能说有些人天生晒不黑啊。
小张说完自己的事,终于还是忍不住问起老刘:“为什么爷爷说他猪被人偷了,你们却不立案去找呢?”
老刘反问:“你刚也去了他家,发现了什么?”
“爷爷家虽然有猪圈,但里面堆放了很多杂物,饲料槽很干净,也没有饲料或者猪草……”
“结论是?”
“至少短期内,他不可能养过猪。”
“对,他上次养猪已经是三十年前了……”
当年张大爷可是养猪大户,最多时,同时养了十多头猪。
张大爷踏实肯吃苦,最难得心善,见不得别人受苦。
一有钱就拿去到处资助学生,说什么再苦不能苦了娃娃。
张大爷说读书多好啊,多学点知识准没错,这辈子就吃亏在小时候家里穷,读不起书,长大了才吃了这么多亏。所以他总想着,能帮一个是一个,别让娃娃走他的老路。
三十年前,当地经常有人家不让女儿读书,说迟早要嫁人的,不如早早回家帮衬家务。
被张大爷知道了,就会上门劝说。
其中有户人家,男人是个赌鬼,叫嚷着要是张大爷肯送头猪给他,他就准自家大姑娘二姑娘继续上学。
张大爷自然答应了。
后来接二连三有人家让女儿不上学,就等着张大爷上门劝说,以此换猪。
一个没用的姑娘家,换一头大肥猪。
这种生意,谁都会做。
张大爷很快一头猪也没有了……
这事儿被第一户人家的大姑娘知道了。
起初只是同学们都不和她玩了,偷偷打听了才知道,她爹为了一头猪,把她卖给了张大爷。
她就只值一头猪。
其实这事儿不怪大姑娘。
可姑娘家脸皮薄,这事儿确实也和她家里有关,同赌鬼父亲说了几次,换来的只有毒打。
那是一个大晴天,午后,本该出现在学校的大姑娘,突然出现在村里,手上拎着柴刀,走到村北角落一个破屋里。
那是赌鬼们的聚集地。
她苍白着脸走了进去,找到赌鬼父亲那一刻,心中压抑多年的怨气,突然一下子涌上心头。
等她反应过来时,父亲已经倒在血泊之中。
她不闻不问,拎着柴刀,开始挨家挨户敲门。
都是曾经借机要挟张大爷要猪的人家。
那些人家有的开了门,吓得魂飞魄散,有的装不在家不开门。
大姑娘也不在意,就在门口嚷嚷,让他们赶紧把猪还给张大爷,家里的娃也不准不上学,谁要是不答应,就看看这把柴刀。
大姑娘很快被抓了。
剩下的人家,有良心发现及时还回猪的,也有几家死活不应的。
大家以为,张大爷心胸宽广,没有还的估计也不会去要。
可没想到,隔天张大爷就拎着菜刀,让剩余几家还猪。
那几家还想拿自家姑娘威胁,说要是还了猪,就不让姑娘继续上学。
张大爷已经顾不上这些,只嚷着让他们赶紧还猪。
后来,张大爷联系了城里的买家, 将猪全卖了,又去省城请了个据说顶好的律师。
这事儿当年闹得很大。
大姑娘当时未成年,虽然与被害人有血缘关系,但考虑到事情起因,法院量刑时还是酌情考虑了。当然也少不得律师的上下打点、媒体的介入。
经此一役,张大爷精神时好时坏,再也不养猪了。
也是这几年才开始的,张大爷总是只记起一半的事,想去喂猪发现没猪就来报案,以为自家猪被偷了。
老刘说到这里时,顿了顿,斟酌着措辞:“其实资助你的人不可能是张大爷。按你这年纪,那时候的张大爷已经不太清醒,也没这么多余力资助你。”
小张当即否认了这种猜测:“不可能,汇款人名字就是他。”
老刘想到一些往事,叹了口气:“当年他资助过的孩子,后来也开始资助起别人,汇款人都是张大爷的名字。”
后来,小张还是留了下来。
第二年,小张花自己工资买了头猪仔,放在张大爷家的猪圈里。
张大爷被偷的猪,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