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毛姆着重谈论了梦想、爱情和人性三大主题。针对这三大主题,毛姆都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有趣的是,这份见解是一种作者主观倡导的表达,还是一份纯粹理性的展示?全靠我们自己去思考和选择。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试着给自己一个答案。
关于梦想,引用书中的话:
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只要在我的生活中能有变迁——变迁和无法预见的刺激,我是准备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满布的海滩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很多时候迫于现实的压力,不得不选择放弃,屈服于安安稳稳、委曲求全的生活。从这种生活中,固然我们能体会其中的舒适和幸福,工作、家庭、朋友,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温暖和谐,甚至为旁人所羡慕。然而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这种生活尽管看起来这般美好,自己却总是茫然若失,夜深人静时仿佛总会听到灵魂深处有个声音在呼唤自己。直到某个静谧的清晨或傍晚,这种压抑已久的躁动和不安突然爆发,逼迫自己舍弃一切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另一条人生轨道。这份转变,让旁观者错愕。显然,能这么做的人,只是少数,因为内心要足够坚决,所要付出的代价过于庞大,被生活打磨得棱角模糊的大多数人却是难以走到这一步。书中的思特里克兰德抛弃事业和家人,离开优渥体面的生活,流浪到异国他乡开始画画生涯,着实为世俗所难以理解和接受。但他之所以这么做,也只是他对最初梦想的强烈追求,就好像落水的人必须挣扎地爬出来一样,否则只会淹死。这也正是他的伟大之处。不论他的画作如何,他都已经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至于这样做的后果如何,梦想是否能实现,却是不在考虑之列。有可能被命运眷顾,梦想成真,更有可能余生被噩运填满。这种无法揣测的不确定会给剩下的日子带来或好或坏的可能性,但都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躁动的灵魂终于得以安宁。
关于爱情。因为时代所限,毛姆好像对女性有些或多或少的偏见,尽管如此,他对爱情的理解远比我们常人看得透彻。
过去我认为她爱施特略夫,实际上只是男人的爱抚和生活的安适在女人身上引起的自然反应。大多数女人都把这种反应当做爱情了。这是一种对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产生的被动情感,正像藤蔓可以攀附到随便哪株树上一样。因为这种感情可以叫一个女孩子嫁给任何一个需要她的男人,相信日久天长便会对这个人产生爱情,所以世俗的见解便断定了这种力量。但是说到底,这种感情是什么呢?它只不过是对有保障的生活的满足,对拥有家资的骄傲,对有人需要自己沾沾自喜,和对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洋洋得意而已;女人们禀性善良、喜爱虚荣,因此便认为这种感情极富于精神价值。但是在冲动的热情前面,这种感情是毫无防卫能力的。
舒适的生活,安稳的陪伴,会让人误以为原来这就是爱情。日久的确会生情,但那真的是爱情吗?这种感情在作者看来,不堪一击。或许真正的爱情免不了多巴胺的洗礼,之后双方的关系才能更加融合稳固。不过,有趣的是,爱情跟婚姻是一码事吗?看完此书后,可能很多读者都会忽略这个问题。蔡康永说,婚姻是要以爱情为基础,但是结婚之后,爱情会慢慢转化其他东西,例如亲情、家庭、责任,感情还会存在,却唯独不会是原来双方认为的爱情。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书中的两份爱情和婚姻——查理斯夫妇 、施特略夫和勃朗什,就特别值得我们思考。查理斯夫妇,他们的婚姻最初是建立在爱情之上,但这份爱情完完全全地被转化被消磨得一干二净时,这份婚姻开始岌岌可危,尤其是当背后还有曾经遗失的梦想在作祟时,婚姻变得名存实亡。所以查理斯走得毅然决然,洒洒脱脱。而施特略夫和勃朗什的婚姻正如毛姆所说,根本不存在爱情,勃朗什会跟施特略夫结婚,一方面是出于施特略夫在困境中救助自己的感激,另一方面是施特略夫提供的舒适安稳的生活造成了她对爱情的错觉。一旦真正的爱情袭来时,这份婚姻以及维系婚姻的这份感情,脆弱不堪,免不了要以悲剧收尾。
另外一个书中关于爱情的理解,我要说两句。书中原文是:
我觉得,在爱情的事上如果考虑起自尊心来,那只能有一个原因:实际上你还是最爱自己。
这话是施特略夫所说,乍一听,好像蛮有道理。但是仔细想想,爱情中如何顾及自尊心,这本身是一个非常无法度量的事。有时候,你可以拉下脸面,把自尊心放在一边,但更有时候,你若把自己的自尊心丢在脚下,对方很可能毫不犹豫地把它踩碎。书中的施特略夫正是用他这种爱情观,把他所有的颜面全部在勃朗什面前丢尽。在这种情况下,我绝对不相信勃朗什会回心转意,不只是她,绝大部分女人都不会为其所打动,顶多给予点同情,但无关爱情。如果自己都不珍惜自己,别人怎么可能把你当回事?不止在爱情中,任何时候都应该有这点觉悟。
关于人性。人性是个错综复杂的东西。在毛姆书中,没有刻意强调,也没有刻意回避,只是展示在我们面前,跟我们一起思考。
我那时还不了解人性多么矛盾,我不知道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蕴藏着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里也找得到美德。
人性对于作家来说,特别有吸引力。所以即使与世俗眼中品格低劣的人相处,书中的“我”也能保持应有的理性和尊重。因为探究这种人性的好奇心远远胜于对它做出一个负面的判断,然后敬而远之。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作家更关心的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断人性”。毛姆在书中,通过众多角色,把人性的矛盾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查理斯夫妇本来安安稳稳生活了十六年,突然思特里克兰德抛弃家人背井离乡去远方画画;勃朗什本来跟施特略夫生活幸福而且非常讨厌施特略夫,结果突然就背叛施特略夫跟随了思特里克兰德 ;而施特略夫为了挽留住勃朗什不断地舍弃颜面自我牺牲……这一切变化充满戏剧性,既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毛姆认为,“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当这些矛盾集于一身时,探究其背后的动机便成了一件无关道德直指本心的事。这也是书中的“我”一直在探求的东西。
毛姆在书中除了谈及到梦想、爱情和人性之外,貌似也传达了另一种处世观念。书中思特里克兰德为了追寻自己画画的梦想舍弃一切,而施特略夫同样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舍弃一切。这样看来,作者是不是想暗示:凡是为了追求某种自认为特别重要的东西——这种东西可能是爱情,可能是梦想,也可能是其他东西,所谓的自尊心、别人眼中的看法、甚至是道德等等全都可以丢到一边?作者不做评判,只是呈现。每个人有选择的自由,当然结局也要自己承担。
另外,从一开始,书中的“我”一直认为跟思特里克兰德谈道德,就好像跟瞎子谈论颜色。没想到结尾中,醉心于绘画的思特里克兰德染上麻风病,真的成了瞎子,还好他终于得偿所愿,壁画已经画完,颜色才离他而去。月亮,还是六便士,他算是用余生交待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