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反复在思考一个问题,人活着必然会死去,那人又是为什么要活着呢?
我想了很久,得出了死亡只是结果,活着才是目的这个结论。
生命或活着本身无关目的,它只是宇宙演化的一种结果,而所谓目的,只是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中而形成的概念。
换而言之,目的是人活着的的意义,那么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马洛斯在《人类激励理论》中说到人类的最高需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那该如何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是指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我对社会作出贡献,而后社会和他人对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简单来说你做的事情得到别人肯定。
了解了自我价值,我们再回到如何实现自我价值这个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你要去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可是我们如何能让自己有动力去做对社会有帮助的事情呢?
约翰。霍兰德在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中提到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给人以巨大的动力。
所以最后我们得出结论,人活着,总得爱点什么。
一、爱好让你心志坚定
人一生会遇到无数或大或小的困难,可只要有了一份热爱,多了一份坚定,也许困难就没那么难了。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史蒂夫.威廉.霍金的一生可谓异常艰难。
21岁的霍金患上了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医生预言他活不过两年。
可霍金用他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创造出了医学史和科学史的奇迹。
他不仅活了下来。更在此期间证明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际的霍金宇宙模型。
因为心底有了热爱,所以总会比旁人多了些坚持,因为这些坚持,你不知疲倦的攀登,攀登到了最后蓦然回首。
嚯,原来世界已经在我脚下。
二、爱好让你走向成功
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
兴趣会让你对一件事或物不停的专研下去,然后在不知不觉中发现,原来成功在我伸伸手就可以够得到的地方。
简洁却不乏技巧性的旋律,温婉而优雅的歌词是我们对“音乐诗人”许嵩的印象。
可谁又能想到他大学学的专业却是“医科管理学”。这本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专业。
但许嵩偏偏凭借自己对音乐的浓厚兴趣,让自己完成了华丽的转型。
2006,许嵩在华东医科大学读大二,课余时间里,出于对音乐的爱好,他用pc电脑和耳麦录制了一些“音乐作品”。
其中大部分都只是粗糙的半成品,有的是弹着钢琴随性创作的,有的是翻唱、改编的,有的是和网友合作写的。
但当这些凌乱而随意的“小玩意”,被他以vae的笔名发表后,收获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他成了众多歌迷顶礼膜拜的对象。
但他很平静,为了不使学业受到干扰,他拒绝了许多大公司的签约,依然写歌唱歌。
最后在不知不觉的坚持中许嵩成为了华语乐坛一个闪亮的音符。
兴趣会让你原意对一件事情投入更多精力,绝对的兴趣会让你原意把所有的精力投入这件事情,当你把你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一件事时,那就是你离成功最近的距离。
所以现在你离成功还有多远呢?
三、爱好让你的生命升华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生命升华,聪明的人会选择遵循心的悸动,因为它会给你最正确的指引。
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他自小就有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情怀。
虽为生计步入仕途,可是心中“恐此非名计,息架归闲居”的声音却从未停止。
在无数次内心的自省中,他终于做出“既自以心为刑役,奚惆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谏,知来着之可追”这样的选择,毅然辞官归隐田园。
在这片他向往已久的田园中陶渊明找到了自己的桃花源,也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的。
遵从本心,不为活着而活着,这就是生命的升华。
生命本身是没有目的的,可是人的思考让他有了目的,活着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可人的追求让它有了意义。
所以人活着,总得爱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