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小青志愿服务活动心得:以青春之力守护碧水清波
7 月 6 日的潦河畔,夕阳把 "河小青" 们俯身拾捡垃圾的身影拉得很长。当我攥着被汗水浸湿的手套,看着垃圾袋里逐渐堆满的烟头、塑料瓶和包装袋时,突然明白 "生态保护" 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 —— 它藏在石栏缝隙里被抠出的碎纸屑里,躲在淤泥滩地中被拾起的破渔网里,更映在居民们驻足观看时赞许的眼神里。
分组行动时,调研小组专注清理细小垃圾的执着让我动容。有队员跪在灌木丛边,用树枝一点点勾出深埋的塑料袋;有人蹲在河堤步道上,连地砖缝隙里的烟蒂都不放过。支教小组收集可回收物时,还不忘向路过的孩子讲解"塑料瓶的再生之旅",那些稚嫩的提问声,成了最好的环保启蒙课。垃圾清理完毕后,防溺水科普环节更让活动有了温度:当家长们认真记录 "六不准" 要点,孩子们举着宣传单模仿演示动作时,我忽然懂得,志愿活动的意义不仅是改善环境,更是在传递一种 "共建共享" 的理念。
暮色中的潦河波光粼粼,就像被无数双手擦亮的镜子。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守护碧水清波从来不是某一群人的责任,而是每一个弯腰拾起垃圾的瞬间,每一次耐心讲解的时刻,每一双关注生态的眼睛共同编织的网。作为"河小青",我们或许力量微小,但当无数青春身影汇入基层,定能让志愿精神如河水般绵延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