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学后,很多同学对学习都渐渐懈怠了,课堂上睡觉,玩儿手机的人比比皆是。这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了升学的压力(考研的同学除外);另一方面是部分同学对成绩的要求降低了,不求高分,只求通过,而大学的考试相对于高中而言,并没有那么严格,加上有平时分,想要通过,并非难事,只要考前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了,有些人甚至一个学期不听课,仅靠考前复习就能得到相当高的分数,久而久之,大家自然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了。此外,上大学后没有人监督,手机,电脑随便玩儿,外面还有花花世界的吸引,自我管理的能力稍差一些,就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了,怠于学业也就见怪不怪了。
以上只是从学生自身找原因,我觉得大学生不愿意学习,老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说学习是自己的事儿,但我们既然上了大学,交了学费,老师就有责任教导我们,指引我们。老师是干什么的?是从事教育,向学生传道授业的,不仅是按时上了课就算完成任务了,还要看上课的质量,是否真的做到传道授业了,还有,就算他真的传了,授了,还要考虑学生的接收情况,接收的好才达到了学习的效果,接收的不好那他的传授就是无效的。上了大学后,很多学生都发现,并不是所有大学教师都是尽职尽责的,大学校园里存在相当一部分老师上课只是照本宣科,应付差事,晃晃时间而已。同学们发现上课学不到有用的东西,心里面有了落差和失望,渐渐就对课堂没了热情,而又不能不来上课,那在课上睡觉,玩手机就是很自然而然的事儿了。在课外时间,同学们由于上课没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老师也没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自学的欲望也不甚强烈,抵挡不了各种诱惑,很快就把学习抛到一边了。
当然了,认真负责的老师还是占绝大多数的,但这些老师中真正课堂效率高的,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依旧不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们没有做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所以虽然很努力,教育效果却不尽人意。
下面,我就来盘点一下课堂中老师让同学们不满意的地方:
1,上课讲的内容太多,且主要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缺少生动的例子,同学们听得糊里糊涂,抓不住重点,听一会儿就不知不觉走神了,或是昏昏欲睡。
2,老师没有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课件,无法做到用最新的知识来充实课堂,讲课内容过于陈旧,同学们觉得过时,无用,提不起兴趣。
3,老师全程一个人讲,不向学生提问题,也不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同学们课堂参与度不高,难以融入课堂,很容易神游天外。
4,老师声音小,且语调太平淡,长时间没有明显的起伏,同学们的注意力难以被吸引,就算勉强努力去听,也会感觉心好累。
5,有些老师爱摆架子,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不考虑学生感受,让人反感。
6,老师一成不变,不仅穿衣不变,每次讲课都是一样的模式,一点儿新鲜事物都不添加,同学们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7,上课总爱跑偏,讲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而且根本停不下来,不到下课不罢休。
8,上课过于宽松,对个别违纪行为放任不管,严重影响了其他同学上课的心情。
总而言之,进入大学后,学生对学习渐渐懈怠了,既有自身原因和外界影响,也有老师的原因。大学生自己要深刻反思,抵挡诱惑,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教师也要不断进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准,提高教学质量,双管齐下,才能让大学生重视学业,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