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牙还牙的恐怖故事

本周六,我们读书会学习《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中的德善,“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这段话的意思是善良的人,我会用善意来对待,不善良的人我也会以善意来对待。

雪漠老师在《老子的心事》中的解释是,因为圣人的德行已经到了这个层次,所以他能善待任何人。老师也说他在生活中,无论世界上有多少关系,对他来说就只有一种关系,那就是不管对方咋样,他都会善待对方。

为什么会这样?书中也说了,自己能做到善待别人就够了,别人善不善待自己,跟自己没有关系,那是别人的事。对方如果是小人,自然会做小人的事,如果君子跟小人做一样的事,那么君子就不再是君子,变成小人了。就像狗天生会咬人,但人如果咬回去,那人就变成狗了。

受到攻击之后的还击,以及受到还击之后的攻击,会让纷争变得没有尽头,旁人也会觉得筋疲力尽,恨不得这场纷争快点结束。所以,没必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这段话,在我第一次读《老子的心事》中就学到了。那时大为震惊,怎么会是这样的,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告诉我这个道理。我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别人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待他。我不欺负别人,别人也别想欺负我。

而这段文字让我一下子通透起来,真正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和很难相处的人接触,无论你怎么对她好,她情绪起来,骂起人来还是不管不顾。而且还喜欢翻旧账,一一历数我对你如何如何好,感觉你对她不好简直是狼心狗肺。但人和人相处,谁都会真心付出啊,可有谁会把自己的付出牢牢记住呢。

于是,我也做了一件很傻的事情,我绞尽脑汁地想我对她有多好,以此来回击。这样的日子过了好多年,也在这段关系中困扰了很多年,直到读到雪漠老师的文字,才一下子明白其中的关键。因为我发现我在回击对方的过程中,并没有赢得胜利,让对方改变,反而让自己变得和她相似起来,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多么恐怖,以牙还牙的结果竟然是这样的。我照照镜子,发现自己的面相也变得尖酸刻薄起来,我真的吓坏了。在书中,雪漠老师也用了一个很犀利的比喻,狗咬了你,你大可不必咬回去。当然,我们生活中不会把人当作狗,但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行为带偏,哪怕你受了伤害。

十多年的困扰,就此一招解决了,我从此以后就学着善待对方。哪怕她会骂人,我也不硬刚不还击。你说我心中没有情绪是假的,我还没有到这个境界,我的身体会不舒服,不开心,但我的内心还有一片平静。我就守着自己的平静,通过练习瑜伽,让身体内的情绪释放出来。

事实证明,如果你一直善待一个人,当狂风暴雨般的情绪过去后,对方也会尴尬,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当她事过表示歉意时,我恰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并没有说,没关系,你想发脾气就发吧。我和她分析了一下那些指责,指出这都不是事实,只是她的“我以为”。

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点,也是大家可能会担心的一点,那就是我始终善待别人,会不会被人认为软弱无能,被人欺负。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善待别人并不代表必须按照对方的意愿来行事,你完全可以坚守自己的立场,说出你想要说出的话,用亦新老师教我们的五个字来说,就是温和而坚定。

温和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坚定坚守自己的立场。在事过以后,依然善待对方,不要把事情留在心里,斤斤计较。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并不简单。一个人受到攻击后,他会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哪怕对方并没有这个意思,小我也会产生自我防御系统,下意识地抵抗对方。所以,改变自己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但这,不就是我们在人世间的功课吗?在起心动念间觉察自己,不被情绪所裹挟,不被念头所欺骗,不被他人所影响,修心修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一听修行就很反感,认为修行充满了宗教色彩和名相。

其实所谓修行,就是升华人格,让自己从一个小人变成一个君子,并且在自省自律自强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这才是修行的真谛,才是我们真正向往和追求的。

正如雪漠老师所说,真正的修行,是让人往好里修的,让人堕落、放纵的,不是修行,伤害别人的,更不是修行。所以,善待每一个人,哪怕你受了伤,哪怕你心中并不甘愿,也要学习,学习放下,学习微笑面对每一个人。因为善待别人,是有向往的你,一生的功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