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十四年,朴树又出了新专辑。
一向迟钝的我知道这个消息是在五月底,刷微博时跳出来一个链接,是新专《猎户星座》里的一首歌。于是一边听,一边刷朴树的微博。
在微博里,他一字一句记录了专辑的筹备过程,句句透着焦虑和不自信:
“有本书这样描述煤的形成。有些树木凋落了,被埋在地下,漫长的时间过去了,他们经受着强烈的外力挤压,最终变成了煤。而另一些树,被埋在更深的地方,经历了更漫长的时间和更剧烈的挤压。他们变成了钻石。
我没以为我是钻石,或是什么大天才临世。我还没那么狂妄。我的心智基本成熟。我相信这唱片是一粒煤。我为此而荣幸。”
你不必自责,只要有歌,对我们来说都是馈赠。
在“只听新人笑,哪闻旧人哭”的娱乐圈里,颜值高后台硬的新人一波一波地涌入,来势堪比中秋时节的钱塘江大潮。即使是在娱乐圈已经站稳了脚跟的一线明星,但凡有点新动作也免不了花钱找公关、买热搜,非要整出点新闻来博眼球,哪怕是丑闻也比没有讨论度要好。以公众的健忘程度,没有热度第二天就忘了你是谁。
但是朴树不必。他整整沉寂了十四年,只是简单地录了一个访谈,就已经霸占话题榜好几天。
在那档刷爆朋友圈的访谈里,当被问到“你是否相信这个物质的世界”时,朴树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不相信”。这话要是从一个年少成名,见惯名利圈拜高踩低,人情冷暖的人嘴里说出我一点都不奇怪。
但朴树一路都是被宠着过来的。
朴树生在南京,父母都是北大教授,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21岁那年毅然放弃学业专职做音乐。老天实在眷顾他,天赋、努力、运气都不差,发行的第一张专辑就收获了大众的认可。刚成名的那几年,朴树高频次地在大众面前露脸,和周迅那段秘而不宣的爱情成了娱乐圈里金童玉女的最佳范本。
故事要是发生在一般人身上,接下来的情节不难推测。无非就是趁热打铁推出一张又一张专辑,和圈内女明星传几段绯闻,客串几部电影,上快男超女当当评委。到现在,没准也会出现在各档真人秀节目里。
但朴树在2003年发布了第二张专辑决定沉寂,一走就是十四年。仅有的为电影写主题曲的那几次,他依旧低调地躲在歌的背后。
同样是在乐坛挣够了地位和声名的窦唯,隐退后被拍到身材发福挤地铁,在沙县吃面条,大众的第一反应是冷嘲热讽,“穷困潦倒、不修边幅、邋里邋遢”。当朴树被拍到仍用着诺基亚,骑着电动车的时候,粉丝格外宽容——“你没有钱,但你有诗和远方”。
在媒体和公众对朴树的评价中,我最常看到的一个词是“少年”,是“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说实在的,我不太喜欢人们用“少年”这个词来凸显一个人的真诚和质朴,好像剥去少年的外壳,他的真诚和质朴就会打折扣。
1973年出生的朴树已经44岁了,他的额头长了白发,笑起来眼角也有了皱纹,在年龄上,他已经步入中年了。他说:“不是我过于少年,而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过早地老掉了。”
十四年前他唱轻快的歌:“18岁是天堂,我们的生活甜得像糖,穿新衣吧剪新发型呀”,十四年后他唱“此生多寒凉,此生越重阳…我想回头望,把故事从头望”,言语间分明是把世间沧桑都走遍了的中年模样。
我们说一个人质朴,可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撞,可能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天性使然。现在的朴树会在综艺节目上说“我最近真的蛮缺钱的”、“买下这个房子是我唯一一个幻想”,他经历了一些人情冷暖、体味了世态炎凉,可他依然会为了一张专辑打磨好几年,会因为在演唱会上唱错一句歌词哽咽,再重新来过,他的眼神依旧闪闪发亮。
类似少年派在海上对着那条被他吃掉的鱼一直道歉那样,经历了生活的捶打依旧坚持的教养和品质是人性的自由选择,这个时候的质朴本真更难能可贵。
朴树的歌迷叫他“师傅”,你很难想象在21世纪,有粉丝会用一个类似出租车司机的名称称呼他们的偶像。朴树很少接受采访,住在顺义的房子里,几乎不出家门,和朋友用邮箱沟通。他离人群很远,可是他的歌迷叫他朴师傅,他没有离开过大众,他的心是开放的。
高晓松在《鱼羊野史》里提到一件事,有一次他们从天津演出回来,在高速公路上看到夕阳很美。朴树说“停车,放我下来看夕阳”,高晓松说那我们走了你怎么办,朴树说“那不管,以后再说,你先让我看夕阳”。
于是他真的下车坐在高速路上弹琴看夕阳了。
朴树的歌里,我最喜欢的是《New boy》,“你的老怀表还在转吗,你的旧皮鞋还能穿吗,这儿有一支未来牌香烟,你不想尝尝吗,明天一早,我猜阳光会好,我要把自己打扫,把破旧的全部卖掉。”
我相信,这首歌里的世界才是朴树心里的那个世界。
他冲世界骂过脏话竖过中指,他说自己来自另一个星球,他感叹“人如鸿毛,命若野草,无可救药,卑贱又骄傲”,可是他的心是温暖的。
是的,这个世界不会再好了,命运如刀,就让我来领教,你且去弹琴看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