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信息海量 ,知识碎片化,各种心灵鸡汤、励志美文等纷至沓来。我们不能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应该学会对这些信息有效的筛选与甄别,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
首先,我们要对思辨性和专业性强的内容,对复杂的哲理、深刻的思考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是说要有广博的知识。我们不能只喜欢走捷径,喜欢大而化之 ,喜欢立竿见影,喜欢流于表面的现象,喜欢一看可知的结论,应该对海量资源、多元观点做点深入思考,不只当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还应该有不甘做“信息传播者,而愿做“思考瞭望者”。
其次 ,思考也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在易如反掌地拥有观点、态度、和感受之时,我们更需要 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挤占了逻辑与理性的空间。在这种不断地“防止”过程中,形成思考能力。只有保湿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的智慧增长。正如叔本华说:“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真理,象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我们”。
再者,我们还要培养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互联网信息芜杂繁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们思考的能力。所以面对碎片化的信息,我们需要系统积累、有效整合,找到背后的思维路径,掌握认识方法,从而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如果是芜杂的消息,更需要系统地梳理,形成知识网络,而不仅是否定或者肯定,而要理解分析。
“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绕在耳边。要在花繁柳茂中拨开、雨骤风狂里站定,不尽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眼界,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考,唯如此,“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才能与众里寻他中浮现眼前。
作为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思考深度和广度,文章丢掉灵魂。作为一个人,如果没有思考和判断,无疑是盲人摸象。
保持思辨力,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