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程慧君)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战略,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7月9日,安徽财经大学心源乡里青春调研团的10名实践队员,深入蚌埠市怀远县年庙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留守儿童多,地多人少
实践队员清晨到达年庙村时,湿润的空气伴随着田野间的绿草,让人闻起来很舒服。进入村子里,有些是自家盖的二层楼房,有些还保留着传统的矮瓦房,虽然整体有些简陋,却很整齐。
据年庙村村委干部介绍,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年庙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有了很好的改善和提高。但年庙村农作物品种单一,农民收入不高,选择外出打工留下孩子在农村,导致留守儿童多,地多人少。条件差,依然心怀梦想
一位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女孩,“俺们小学的时候,一个老师能带好几个班,还有的老师还教两门课嘞,班里连电扇都没有,夏天特别热。但那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玩儿,挺开心的。”她说笑道,虽然条件艰苦,但女孩依然对生活和学习充满热情,并顺利考入大学继续学习。她的热情似乎也感染了队员们,对接下来的实践工作充满了期待。
在之后走访中,小组继续采访了多位留守儿童,了解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家庭和学习情况。在交谈中收到很多家庭发自肺腑的对留守儿童政策的感谢,也记录下很多尚未解 决的问题。
走进小学,青春与责任同行
年庙小学是当地新建的村小学,由于距离县城较远,且教学质量较好,所以周边村庄的学生都选择在此读书。
志愿者们和年老师交流中发现年庙村教育水平还有待提高,“由于很多学生的家长外出打工,通常孩子是由爷爷奶奶带着,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不高,不能配合老师的工作;其次有些孩子比较调皮,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能有效及时地完成,这就给老师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学质量不能提高”老师的话语中有些心酸,农村教育真正发展起来,任然任重而道远。
爱心支教,种下“心”的希望
支教课堂中,我们准备了“趣味数学”“村与心灵对话”“雪绒花音乐课”等特色课程,引导孩子们参与学习。有个小男孩,坐在教室的中间,很温和的模样,话也不多,但是当队员讲数学问题的时候,他很感兴趣,对于数学益智小游戏的回答令人欣喜,想必对数学很有兴趣吧!
当孩子们在便利贴上写下未来的期望时,我们看到孩子们真挚的表情,“我想当个特种兵”当一个好医生”“人民教师”“发明家”“考上北大”......可爱的孩子,美好的梦想。
通过亲身投入社会实践中,队员们了解到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增强了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心系农村,关注教育。我们做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也要关心和帮助农村教育事业,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