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暖花开,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时候。这个季节,穿插着和大家分享一位勇敢者的冒险之旅:玄奘赴古印度取经的一些有趣故事。
大家都熟悉《西游记》,这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以“唐僧取经”的历史事件为蓝本,描写孙悟空出世,与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一路护送唐僧赴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里有描述,贞观十三年,唐太宗为取得大乘真经,遍求贤才,玄奘毛遂自荐,并说到:“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太宗非常高兴,说法师要是能尽此忠贤,不怕路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和你结拜为兄弟。
唐僧在佛前拈香起誓,不取到真经,绝不回国。后来,太宗亲自为玄奘践行,并弹土入酒,告诉玄奘,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宁恋故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里金。玄奘谢恩饮尽,辞谢出关。
这是神话里的玄奘,他是金蝉子转世,如来的二徒弟,被选中的取经人。
而在现实中,玄奘是大唐帝国的三藏法师,我们要说的就是现实世界里的玄奘。
要是看《西游记》,会以为玄奘取经是得到唐朝政府大力支持的,天子送行,送福祈归,其实完全相反,玄奘没有得到任何政府支持,完全是以潜逃者的身份西行。
隋朝是大力推崇佛教的,特别是隋文帝期间,剃度的僧人非常多,这里得说一下,除了那些潜心向佛的人外,还有一些投机取巧的人也来当和尚,因为当和尚能免除一切世俗义务,比如赋税、徭役、兵役。
而且寺庙有寺产,有武僧护院,比如著名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还能聚敛财产,形成了一股不能忽视的强大社会力量。国家需要人们服徭役、交赋税,和尚多了,自然受影响,因为寺庙相当于在和国家争夺土地和劳动力。
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深深意识到了僧人带来的巨大人力和财力消耗弊端,因此,在经过几次权衡后,实施了抑佛政策。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登基后,解除了老爹的抑佛政策,为什么呢?没有办法。
他“大义灭亲”夺得了皇位,但是地位还不稳固,需要时间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个时候对待各方面的力量,政策不能太过激。
还有一个重要事件就是东突厥又闹事了,李世民刚登基没几天,东突厥可汗背弃盟约,率领十余万骑兵直逼长安,驻扎在距长安城仅四十里的渭水便桥之北,虎视眈眈。
当时,唐朝没法打这仗,皇上刚登基,屁股没做热,天下人心未归向,仗一打起来,指不定出什么乱子。
李世民没办法,软硬兼施,许诺给东突厥大量财宝,东突厥捞着便宜,就撤兵了,这次也立了个盟约,叫“渭水之盟”。
在唐太宗眼里,这次盟约就是耻辱条约,唐朝给东突厥的财宝甚至到了“空府库”的地步,这次事件也坚定了唐太宗灭掉东突厥的决心,于是厉兵秣马、加紧备战。
在这样的环境下,玄奘向唐朝廷申请西行,还找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僧人,联名上书,请求朝廷发给允许出关的公文,肯定不合时宜,结果被拒绝了。
如果换做别人,在这样的内外条件下,估计早就动摇了,但玄奘没有。
他给自己定下了崇高目标,要“忘形殉道,以命弘法”,无论多么艰难,决不放弃。当时的玄奘在国内已经通晓各家之说,是远近闻名的高僧,如果安于现状,也会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不过那时候,中国的佛教译经大多是翻译过来的,也缺少优秀翻译家,很多译文与原著存在差错,歧义纷出,导致派别林立。玄奘遍访名师、认真研习,却发现还是“莫知适从”,所以决心西游,亲身以问所疑。
还有法显、昙无竭等西行求法的先行者时时鼓励着玄奘,玄奘对他们敬佩不已,自己不能让他们的崇高事迹无人追寻,坚贞气节就此断绝,一定要继承先驱们的事业。
后来,迟迟得不到朝廷批准的玄奘实在等不下去了,也不要什么通关文件了,在出击东突厥唐军整装待发的时候,一个人悄然出发,当时正是贞观三年的八月。
伟大的事业需要无与伦比的勇气,玄奘更是让人敬佩,那条通往西方的未知道路上,满是诡异和杀气。
首先,路途艰险,穿山越岭,流沙、雪山,沼泽,无数的艰难险阻横亘在前,第一次到达印度的法显曾记载走过的路:所到之处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一眼望去,无边无际,只能以死人的枯骨为标志前行,称得上九死一生。
其次,通往印度的陆上丝绸之路完全被西突厥控制,局势极度不稳定,到那的汉人很容易被当奸细抓起来,而且贼寇出没、杀人越货,弄不好就有性命之忧。
最后,没有出关文件。唐朝实行禁关制度,严格控制人口的流动,各交通要处还设有光卡负责勘察来往之人,任何人要远行得层层上报官府获得批准。玄奘属于私自出关,一旦被守军抓住,肯定被遣送回国定罪。
不过这些都没能阻止玄奘西行的决心,孤身一人的他怀着“宁可西行而死,绝不东归而生”的信念,徒步探险,历经一万两千多公里的行程,穿越了一百零八个国家,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丝绸之路,并写下了一部伟大见闻作品——《大唐西域记》。
出发的玄奘只不过是个潜逃者,十七年后,当他再回到长安的时候,举国欢迎、盛况空前,这是他始料未及的。
那么玄奘一路上有哪些曲折离奇的经历?是什么让他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使命?我们要说的就是其中的一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