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你每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做好一件小事就感到满足然后转头忙活起其他的事情了。突然发现一件蛮有意思的事情,很多人起得很早,睡得很晚,可能他也没出去玩没怎么看手机,但一条下来你要他细数他做了什么,似乎他也没把该做好的做好,该看的书看几页。这种就是瞎忙活,只是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让自己看起来很忙,却没什么效果和结果。
有人会说,这样你是不是太功利了呢,以结果论成败?可现实往往就是这样,以成绩论学习好坏,以成败论英雄,这个弊端确实已经很多人讨论过了。但是不以结果为导向的事情,可能很多人都坚持不到出结果的时候,在进行的过程中就倒下了。因为有一种症状叫做“拖延症”,有一种疾病叫做“懒惰”。懒惰甚至贯穿你每一个角落,甚至贯穿精神的始终,你稍微不留神就会被懒惰侵袭还浑然不知。
可能你经常勤奋地制定计划,定下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然而你实际只做了计划的表面,后者更糟的是你把时间放在开始的准备工作上,安慰自己“磨刀不误砍柴工”。可事实上呢,你最终磨刀磨了大半天,砍柴只砍了一个小时,然后你可能就到了睡觉时间。在湖南企发文化传媒的我看来你就是在战略上偷懒了。或者,你今天在学习的内容花费一个小时左右,你决定总结一下却花费两三个小时,把你的笔记写好后觉得上次记录的不完整或者是字不够漂亮,又冒出其他想法。你睡前也会把这个时间记入你的学习时间里,可能还会感叹今天过得真充实,但过几天你再回头看看,发现你那天其实就只学习了一个学习内容。
你在这件事情上浪费的时间成本其实只是自我感动罢了,少做自我感动的事情。你学习的核心思维应该是创造学习氛围,利用一切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进行高效学习,达到你的目标学习任务。别再让战术丰富而在行动战略上显出疲惫之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