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对「购买理由」的理解更清晰和深刻了一些,也清楚了「消费需求」和『购买理由』之间的区别。
昨天我明白了「文化母体」在人类社会生活这个范围的定义,即:“文化母体是人类社会生活运行的规律,任何一个生意/产品都是处于特定文化母体当中。”
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门生意和产品销售来说,它们的背后都有一个「母体」层面的运行规律作为行动最源头的驱动力。而且,每一个生意都寄生在「特定」文化母体的场景中。也就是说,「文化母体」这个“永不停息、无所不包、循环往复的真实日常”中有无数个特定『场景』可以作为一个场景切片,去做生意、销售产品。比如,针对每天早上8点上班这个「特定」场景,就可以在小区门口、园区门口、地铁口等上班族经过的地方开一家只做「早餐」的店,只针对这群“饥肠辘辘”的上班族,只要出现在上班族经过的地方,必然就有生意可做,必然就能把早餐店的产品卖出去。
这也就是「文化母体」运行规律带来的结果,只要生意和产品寄生在「文化母体」上,必然有生意可做,必然能把产品卖出去。
接下来就是,如何卖得更多、销量更好?
华楠老师讲道:“我们如何才能够迅速引起母体执行人的注意呢?跟他发生沟通呢?我们怎么才能让他知道我们这里有一个包子铺呢?他说不定从这里饥肠辘辘地经过,他也喜欢吃包子,但是他看不到我们的包子铺,或者他看到了他没有购买欲,这个时候我们就来到了购买理由。”
华楠老师的解读让我看见,当完成了产品寄生在「文化母体」之后,关于如何把产品卖得更多的问题,其实是:“如何才能迅速引起特定「母体场景」中母体执行人的注意,跟他发生沟通?”。这里可以看到,如果把产品卖得更多的问题本质上是:沟通问题。
这里再次让我对「创意产品」的定义(创意是媒介沟通与大众传播的符号化解决方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就是说,『创意产品』其实就是解决「实物产品」在「货架」(无所不在的货架思维)中沟通和传播的问题。
华楠老师在课上讲道:“购买理由是对母体中的人说话,引起他的注意,并同时激活他身上的母体行为,达成购买。具体怎么做呢?我们有一个技巧叫对暗号。怎么对暗号呢?意思就是:确定一个超级词根,这个词根一旦出现就能激活母体,引发他的注意。比方说刚才那本书《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词根是什么呢?词根就是“外星人”这三个字,这三个字一旦进入他的视线,马上就会把他的母体行为激活出来。比方说我们又有一套书,整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在西藏的探险故事,从这个文本我们可以提出一个:超级词根叫做:西藏。”
华楠老师的解读让我看见,要想「购买行为」发生,首先要唤醒并引起『母体执行人』的注意,然后才能与他进行沟通。唤醒特定「文化母体」场景中的「母体执行人」的关键动作是:对暗号。用什么来『对暗号』呢?用「超级词根」来对,「超级词根」从哪里来呢?从『文化母体』中来。从「文化母体」中选择『超级词根』的标准是:“是否能激活母体,引起它的注意”。
从华楠老师的解读中可以看出,当策划一套书时,先从文本中提取出具有能够激活母体执行人的「超级词根」性词语。然后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发和策划。
华楠老师讲道:“我们再去找这个文化母体该怎么描述呢?也就是要想,对西藏这个词汇敏感的人他处于一个什么状态。我们就写下来一个:徐大年在办公室里面听到从西藏回来旅游的同事讲起西藏的风光,非常非常向往。这是一个真实的瞬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徐大年这个人的状态,我们的产品研发就要围绕着“西藏”这个超级词根,这个真实的瞬间来进行,最后我们把这本书的书名确定为《藏地密码》。而且从《藏地密码》这个书名出发,又到西藏的整个文化母体里面,找到了这本书设计所使用的各种各样的符号,它是一个符号系统,像是藏族服饰上的彩条、藏族的喇嘛图像。由西藏手绘的地图、各种符号组成的这样一个系统把这本书包装起来,那它的购买理由就是: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你看,“西藏”、“藏地”这两个超级词根它就能够激活母体+传达价值。“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就是超级词组,会让对西藏文化痴迷的母体执行人瞬间苏醒,并且马上发生母体行为,就是拿起这个书来翻一翻,看一看,了解一下,或许他会尝试一下。”
这里让我看到了最终出街的「购买理由」的形成过程,由一个『超级词根』—一个准确描述的「超级词组」—一句能够“激活母体,传达价值”的「购买理由」。
『购买理由』是一切生产、营销活动的开始,所有的行为都要围绕「购买理由」“跳钢管舞”。